[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及其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8321.1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0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小久保直树;川田真市;鹤田诚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F02D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气门 正时 控制 装置 及其 控制器 | ||
1.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旋转体,其从曲轴被传递旋转力;
凸轮轴,其根据内燃机状态,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在从最滞后角位置至最提前角位置的角度范围内能够相对旋转;
施力部件,其被赋予设定载荷以对所述凸轮轴从所述最滞后角位置或最提前角位置的一位置侧向在所述最滞后角位置和最提前角位置之间设定的适合于内燃机起动的中间相位位置方向作用靠压力;
在所述凸轮轴从最滞后角位置或最提前角位置超过所述中间相位位置而相对旋转被控制时,将超过被所述施力部件的设定载荷控制的范围而相对旋转速度发生变化的位置检测为所述中间相位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是在所述最滞后角位置和所述中间相位位置之间使所述凸轮轴向提前角方向施力的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对旋转速度根据曲柄角传感器的检测值和凸轮角传感器的检测值算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最滞后角位置或最提前角位置的一位置侧至所述中间相位位置之间,相对于从所述最滞后角位置或最提前角位置的另一位置侧至所述中间相位位置之间,进行考虑了所述施力部件的靠压力的控制值的补正。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轴利用电动促动器直接产生的动力进行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的相对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相位位置的检测是在内燃机的起动中当曲轴开始旋转时进行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内燃机的停止是在控制为所述中间相位位置后进行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在内燃机的曲轴开始旋转时,向抵抗于所述施力部件的靠压力的方向以设定载荷以下的力施加作用力而确认所述凸轮轴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的位置。
9.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旋转体,其自曲轴被传递旋转力;
凸轮轴,其根据内燃机状态,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在从最滞后角位置至最提前角位置的角度范围内能够相对旋转;
并且构成为,使所述凸轮轴从所述最滞后角位置或最提前角位置的一位置侧向在所述最滞后角位置和最提前角位置之间设定的适合于内燃机起动的中间相位位置方向作相对旋转的载荷和使所述凸轮轴从所述最滞后角位置或最提前角位置的另一位置侧向所述中间相位位置方向作相对旋转的载荷不同,
在所述凸轮轴从最滞后角位置或最提前角位置超过所述中间相位位置而相对旋转被控制时,将超过被所述相对旋转载荷的差异控制的范围而相对旋转速度发生变化的位置检测为所述中间相位位置。
10.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旋转体,其自曲轴被传递旋转力;
凸轮轴,其根据内燃机状态,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在从最滞后角位置至最提前角位置的角度范围内能够相对旋转;
施力部件,其被赋予设定载荷以对所述凸轮轴从所述最滞后角位置或最提前角位置的一位置侧向在所述最滞后角位置和最提前角位置之间设定的适合于内燃机起动的中间相位位置方向作用靠压力;
曲柄角传感器,其检测所述曲轴的旋转角度;
凸轮角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凸轮轴的旋转角度;
控制器,在所述凸轮轴从施力部件的靠压力作用的所述最滞后角位置或最提前角位置超过所述中间相位位置而相对旋转被控制时,其将超过被所述施力部件的设定载荷控制的范围而相对旋转速度发生变化的位置检测为所述中间相位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83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