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箱的润滑油排出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7486.7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井出笃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润滑油 排出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变速箱的润滑油排出构造。
背景技术
图6是说明车辆用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变速箱100的图,其中,图6(a)是从液力变矩器的相反侧看变速箱100的平面图,图6(b)是从液力变矩器侧看变速箱100的平面图。
图7是图6(a)中的A-A剖面图,其中,图7(a)是说明末端传动齿轮F的转速达到最大转速前的阶段中的变速箱100的厚度方向的润滑油的高度分布的图,图7(b)是说明末端传动齿轮F的转速达到最大转速的时刻的变速箱100的厚度方向上的润滑油的高度分布的图。
如图6(a)所示,在车辆用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变速箱100中,在液力变矩器(未图示)的相反侧的面上,设有收纳变速机构部(初级带轮、次级带轮、带)的带轮室101。
带轮室101从轴向看形成于环状的周壁部104的内侧,在该周壁部104的内侧,初级带轮的收纳部(初级带轮收纳部102)和次级带轮的收纳部(次级带轮收纳部103)在变速箱100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
如图6(b)所示,在变速箱100的带轮室101的相反侧的面(液力变矩器侧的面)上,设有遍及全周包围变速箱100的外周的环状的周壁部107,在该周壁部107的内侧,收纳控制阀体的阀收纳部106、前进后退切换机构的收纳部108、离合器收纳部109以及差速器收纳部110向未图示的液力变矩器侧(纸面上靠近跟前侧)开口设置。
收纳部108位于初级带轮收纳部102(参照图6(a))的相反侧,阀收纳部106位于该收纳部108的下部。
阀收纳部106比初级带轮收纳部102和收纳部108的分隔壁部108a更向图6(b)的纸面里侧伸出而形成,如图7(a)所示,上述初级带轮收纳部102位于该伸出的部分的上侧。
在包围初级带轮收纳部102的周壁部104中成为与阀收纳部106的边界的边界壁部104a,设有排出孔102a、102b,这些排出孔102a、102b使初级带轮收纳部102和阀收纳部106连通(参照图6),以使对带轮室101内的初级带轮和次级带轮进行了润滑的润滑油,通过这些排出孔102a、102b向阀收纳部106侧排出。
如图6(b)所示,离合器收纳部109位于次级带轮收纳部103的相反侧,差速器收纳部110位于该离合器收纳部109的纸面上靠近跟前侧(液力变矩器侧)的下部。
在变速箱100中,差速器收纳部110在轴线X3的轴向,设于向离开次级带轮收纳部103(带轮室101)的方向偏离的位置,在该差速器收纳部110设有用图中假想线表示的末端传动齿轮F,该末端传动齿轮F可围绕轴线X3旋转。
在上述带轮室101中,初级带轮(未图示)和次级带轮(未图示)分别设置为可围绕轴线X1、X2旋转。而且,被输入到初级带轮的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带(未图示)向次级带轮传递,被传递的旋转驱动力经由位于离合器收纳部109内的减速齿轮(未图示)输入到末端传动齿轮F,末端传动齿轮F围绕轴线X3旋转。
在此,当对初级带轮和次级带轮进行了润滑的润滑油滞留在带轮室101内时,则变为初级带轮和次级带轮的摩擦力(旋转阻力)。
因此,为了使带轮室101内的润滑油能迅速地向阀收纳部106侧排出,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73724号公报
在图6、图7所示的变速箱100的情况下,使润滑了初级带轮和次级带轮的润滑油从设于初级带轮收纳部102和阀收纳部106的边界壁部104a的排出孔102a、102b向阀收纳部106排出。
在此,对变速箱100内的润滑油的动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末端传动齿轮F旋转时,变速箱100内的润滑油的高度分布发生变化,润滑油从带轮室101的排出受到影响。
具体而言,在变速箱100内,直到图6(b)所示的假想线Im1的高度都充满了润滑油,该假想线Im1表示末端传动齿轮F不旋转时的润滑油的高度分布。
而且,从该状态发现,在末端传动齿轮F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差速器收纳部110内的润滑油被末端传动齿轮F搅起,被搅起的润滑油在变速箱100的宽度方向(轴线X3的径向)向与差速器收纳部110邻接的阀收纳部106及收纳部108侧、及在变速箱100的厚度方向(轴线X3的轴向)向处于离开差速器收纳部110的位置的带轮室101(在图7情况下为初级带轮收纳部102)侧流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7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速机强制润滑结构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轴的轴件借助连接件实现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