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清源抗氧化肽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7235.0 | 申请日: | 2013-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松毅;金艳;邢杰;赵桐;于晓然;王睦;刘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4/12 | 分类号: | C07K4/12;C07K1/36;C07K1/34;C07K1/1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清 氧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蛋清源抗氧化肽粉及其制备方法,利用超滤技术、真空旋转浓缩技术、柱层析柜分离技术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得含水量为1%~3%、分子量为300~600Da、DPPH清除率为90.2%、还原力为1.8的蛋清源抗氧化肽粉。
背景技术
生物活性肽已成为当今热点,抗氧化肽产品以其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良好功效深受大众瞩目。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分子量小于6k Da的多肽。现在生理学研究表明,摄入人体的蛋白质大多以肽的形式被吸收,并且比游离氨基酸消化更快、吸收更多,肽的生物效价和营养价值比游离氨基酸更高。因此为了提高蛋白质资源的利用率,生物活性肽成为蛋白质开发十分重要的产物,除了提供营养物质外还具有很多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所不具备的功能。而抗氧化肽作为生物活性肽研究中的重要部分,除了能抑制生物大分子过氧化或清除体内自由基,有报道证实其还具有抗癌、抗诱导及抗衰老等其他生物活性,因此抗氧化肽不仅在食品工业,而且在医药、化妆品和整形外科等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大豆、玉米、花生、牛乳、草鱼等动植物蛋白中提取分离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肽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蛋品生产和消费国,蛋清蛋白成为抗氧化肽的极佳来源。鸡蛋作为我国食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不仅营养丰富,且含有大量抗菌、抗病毒、抗癌、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而蛋清蛋白更是作为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已成为鸡蛋综合利用的主要对象,被认为是获得生物活性肽良好资源。蛋清蛋白经蛋白酶水解后其分子量降低、致敏性降低、消化性提高且生物功能更加丰富。国内外学者关于蛋清蛋白酶解产物抗肿瘤、抗高血压、免疫调节等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而对蛋清酶解产物抗氧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酶解工艺方面,对抗氧化肽分离纯化、作用机理及稳定性等方面研究则相对较少。研究发现鸡蛋卵白蛋白酶解物具有抗氧化功效,并且利用蛋清蛋白在适宜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下,过敏原蛋白质抗原性降低甚至消失,能够广泛开发蛋清蛋白抗氧化肽系列产品。
柱层析技术作为分离纯化活性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高效性和环保性。柱层析技术是一种色谱技术,在圆柱管中先填充不溶性基质,形成一个固定相,用特殊溶剂洗脱,溶剂组成流动相。洗脱过程中,根据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不同,经多次反复分配将组分分离。柱层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其操作简单,处理量大,已经受到学者认可。然而,利用柱层析技术分离纯化抗氧化肽,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抗氧化肽极大的吸水性,同时其抗氧化活性会因酶解液中多肽或短肽不同种类/含量的不同产生显著差异,造成分离后的抗氧化肽稳定性不足,抗氧化活性降低。因此,在分离纯化抗氧化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保持抗氧化肽的高活性,这直接影响到抗氧化肽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蛋清产品的有效价值。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本专利技术是以柱层析分离技术为核心技术。特别强调的是,将柱层析分离技术应用于蛋清抗氧化肽的研究中,其优势突出体现在:
(1)提高了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可使蛋清源抗氧化肽粉的DPPH清除率由50%提高至90.2%,还原力由1.46提高至1.8,提高了产品利用价值,降低了成本;
(2)分离时间短,在2~5h内即可制备得到高活性的蛋清源抗氧化肽粉;
(3)能耗较低,人力资源占用少,有利于蛋清蛋白附加值产品开发的工业化生产。
第二,本专利技术是以蛋清蛋白酶解液为原料,由蛋清蛋白粉经酶水解即可获得,酶解工艺成熟,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适于蛋品工业副产物的增值增效等技术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7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