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米复合火腿肠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5386.6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1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滨;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317 | 分类号: | A23L1/317;A23L1/314;A23L1/10;A23L1/29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狄宗禄 |
地址: | 4300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米 复合 火腿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肉类加工技术,特别是一种小米复合火腿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火腿肠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一种肉类食品,但是传统的火腿肠主要提供了人体所需的肉类蛋白,口感、营养价值单一,而且其高脂、高能量等缺陷,让一些人望而却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火腿肠的营养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相继出现了一些关于营养强化型火腿肠研制成功的报道。例如:中国专利(CN101595999A)公开了一种谷物肉肠,它主要是在普通火腿肠的配料中添加了谷物(糯米、大米、糙米、黑米、紫米、燕麦、荞麦、大麦、全麦、高粱米或小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肠类食品,利用其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来强化传统火腿肠的营养;中国专利(CN101103828A)公开了一种营养火腿肠,它是主要是在传统的鸡肉肠的配料中增添了磨碎的小米粉或煮制的米糊来强化传统火腿肠的营养;中国专利(CN101103828A)公开了一种营养火腿肠,它是主要是在传统的火腿肠中添加了高粱黑粉真菌、稻米、玉米、高粱米、小米,使成品具有抗肿瘤和抗衰老的作用;中国专利(CN1164355)公开了一种营养火腿肠,它是在普通火腿肠的基础配方中添加可食干藻类,利用可食藻类中的营养(如:碘,钙,铁,维生素等)来强化火腿肠的营养,制成能补充人体微量元素的营养强化火腿肠;中国专利(CN1437889)公开了一种营养火腿肠,它是利用花生饼中的花生蛋白氨基酸组成合理的特点,将其添加到火腿肠原料中,得到植物蛋白强化火腿肠;另外,中国专利(CN101485416A)公开了一种营养火腿肠,它是主要是在传统的火腿肠中添加了淀粉较多的植物(玉米、小麦、小米)来强化火腿肠的营养。虽然有一部分有关小米的营养强化型食品,但其添加小米量较少并且对小米未经前处理,所加小米的营养素少且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难以真正起到小米特有的营养强化的作用。
小米是一种高营养、非糯性、非酸性的食物。小米各营养素比例适宜,是一种良好的食品原料。小米也是我国北方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经济实惠。同时,小米是一种暖性食物,也是一种低致敏性、易消化的食物,其在寒冷的冬季及阴冷的雨天都能帮助人们来御寒。此外,小米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约含15%的蛋白质,除赖氨酸外,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相当丰富,其8种必需氨基酸符合WHO推荐模式。此外,它也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以及卵磷脂,矿物质镁和钾含量也相当高。
小米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植物甾醇。小米中的植物酚酸可以降低胆固醇,小米中的肌醇六磷酸具有抗癌的作用。所以,与小米一同加工的食品,特别是肉制品——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完美结合,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火腿肠是一种灌肠的一种,由于其美味、鲜嫩、方便易食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低温火腿肠由于其低温加工中肉的蛋白质发生适度变性,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营养和固有的风味,其在口感、品质上较好。
目前,由于小米的加工利用较单一,用来制作火腿肠的报道还颇少。所以充分利用小米的特色营养优势,研究开发小米复合火腿肠,对于拓宽小米的利用途径、并丰富肉制品的种类,以及对人类营养、健康饮食,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火腿肠高脂、高热量、低营养的缺点,而提供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相对低脂、低热量、高营养的新型火腿肠。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1. 一种小米复合火腿肠,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一种小米复合火腿肠,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一种小米复合火腿肠的制备方法,它由以下加工步骤所制成:
(1)新鲜猪后腿肉和肥膘经清洗、修整后,用绞肉机分别充分绞碎成肉馅;
(2)小米预处理;
(3)斩拌;
(4)搅拌;
(5)灌肠;
(6)煮制;
(7)冷却;
(8)贮藏。
所述步骤(2)小米预处理:是将小米清洗后,常温下用水浸泡10min,之后上笼蒸8min备用,并确保小米颗粒的完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业学院,未经武汉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数控车床刀具夹持的斜面锁刀弹性变径套装置
- 下一篇:引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