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6548.1 | 申请日: | 200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7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P·F·卡西亚;R·S·麦克莱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英;王玉桂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氧化物 半导体 薄膜晶体管 | ||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03年10月10日,申请号为200380101292.8,发明名称为“透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选自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锡和氧化镉的透明氧化物半导体制造的晶体管,其中在沉积所述氧化物半导体时没有特意掺入额外的掺杂元素,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氧化物半导体的沉积方法。透明氧化物半导体可用于制造透明薄膜晶体管。透明晶体管可用于控制显示器中的像素。由于是透明的,晶体管不会显著降低像素的有效面积。
背景技术
Fortunato等人(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Symposium Proceedings(2001)666)描述了通过射频磁控管溅射法沉积在聚酯上的含铝氧化锌薄膜。
日本专利申请JP2002076356 A中记述了一种由氧化锌制成的并掺杂了过渡金属元素的沟道层。
Goodman(US 4204217A)公开了一种液晶晶体管。
Ohya等(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Part 1(Jan.2001)vol 40,no.1,p297-8)公开了一种由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的ZnO薄膜晶体管。
Maniv等(J.Vac.Sci Technol.,A(1983),1(3),1370-5)记述了由改进的反应平面磁控管溅射技术制备的导电ZnO薄膜。
Giancaterian等(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2001)138(1),84-94)记述了由射频磁控管溅射法沉积的氧化锌涂层。
Seager等(Appl.Phys.Lett.68,2660-2662,1996)记述了利用铁电绝缘体发出的电场来控制或调节ZnO:Al或ZnO:In导电膜的电阻。
在2000年8月期的Materials Research Bullitin,Volume 25(8)2000中回顾了透明导电氧化物,专门论述了透明导电氧化物的材料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新型的透明氧化物半导体(TOS)薄膜晶体管(TFT)及其沉积方法,其中透明氧化物半导体(TOS)选自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氧化锡(SnO2)或氧化镉(CdO)半导体及其组合。所述TFT结构包括具有用于将电流注入TOS的通常称为源极和漏极的导电电极的TOS,以及用于控制和/或调节源-漏电流的电容充电电路。半导体沉积工艺采用磁控管溅射技术,在具有可控氧气分压的惰性气体气氛中溅射氧化物(ZnO、In2O3、SnO2、CdO)或金属(Zn、In、Sn、Cd)靶。这是一种与温度敏感基底和元件相容的低温工艺。TOS TFT的一个特别诱人的应用是用于在柔性聚合物基底(基板,衬底)上的显示器驱动电路。
本方法具体涉及在场效应晶体管中沉积无掺杂的透明氧化物半导体,包括选自以下的一种方法:
在混合了惰性气体的氧气有效分压下物理气相沉积无掺杂的TOS;
在有效氧气分压下电阻蒸发无掺杂的TOS;
在有效氧气分压下激光蒸发无掺杂的TOS;
在有效氧气分压下电子束蒸发无掺杂的TOS;和
在有效氧气分压下化学气相沉积无掺杂的TOS。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无掺杂的透明氧化物半导体的晶体管。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晶体管位于柔性基底上并进一步包含由选自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锡和氧化镉的材料制成的栅极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在10毫托和20毫托的氩气和氧气中射频磁控管溅射的ZnO膜中,电阻率与pO2的关系。
图2显示了通过PVD或CVD法制造的ZnO膜的总的电阻特性与氧气源分压的关系。
图3显示了ZnO TFT的测试结构。
图4显示了pO2=Pc条件下制造的射频磁控管溅射薄膜的ZnO TFT I-V曲线。
图5显示了pO2=2Pc条件下制造的射频磁控管溅射薄膜的ZnO TFT I-V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6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恒制动外筒内摆线减速卷扬机
- 下一篇:便携式电动自行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