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流控制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4404.X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3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宏;谢孟宪;黄胤富;钟淼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3/528;H01L21/336;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流 控制 半导体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般关于一种半导体装置。特别地,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装置,以及一种具有可改变电流能力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图1A中显示一种已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的截面图。此种示范性代表的MOS晶体管1是沉积在一衬底上(未显示于图内)。通常,一MOS晶体管包括一源极区10、一漏极区20、一栅极区30、以及一通道区40。该源极区10具有延伸自金属-1层(M1层)60的一源极接点70,以及该漏极区20具有延伸自金属层-1(M1层)62的一漏极接点80。该栅极区30是由一栅极90所定义,例如,一多晶硅栅极沉积于一场金属氧化物层100上,其是作为一栅极绝缘层。一源极侧的n+型阱110以及一漏极侧的n+型阱120是同时被注入于在该源极接点70与该漏极接点80下方的该衬底内。如图1A及图1B的示范性的MOS半导体1,显示一p型阱(p well)130注入,可用来调节半导体门限电压、避免击穿电压崩溃、以及一n型阱(n well)140通道。
该衬底可以是用来作为n-通道MOS(n-channel MOS,nMOS)晶体管的一p型衬底或p型背栅极衬底;或者是用来作为p-通道MOS(p-channel MOS,pMOS)晶体管的n型衬底或n型背栅极衬底。在pMOS中的作用载子是在通道区40中于源极接点70及漏极接点80之间迁移的空穴,而在nMOS中的作用载子是在通道区40中于源极接点70及漏极接点80之间迁移的电子。
图1B中显示一种原则上如图1A的MOS晶体管的截面图,但额外显示一金属-2层(M2层)50及52。
MOS晶体管依据端子电压而具有三种操作模式。图2表示MOS晶体管端子电压Vg(栅极端子电压)、Vs(源极端子电压)、以及Vd(漏极端子电压)。例如,当于栅极与源极间的偏压Vgs低于该晶体管的门限电压时,nMOS处在一切断模式中操作。原则上,在切断模式中。无通道发展且通道区40中的电流Ids为0。
当偏压Vgs高于门限电压Vth且只要是通道电压Vds未高于饱和电压时,nMOS处在一线性模式下操作。典型地,饱和电压被定义为该偏压Vgs减该门限电压。当nMOS处在线性模式中,电流Ids随着通道电压Vds增加。最后,当通道电压Vds高于饱和电压Vds,sat,通道夹止且电流饱和,当nMOS晶体管处于饱和模式中,Ids则与Vds无关。
该MOS晶体管的一项缺点,是不具备对于必须要控制Ids电流值而无必须要重新设计例如图1A或图1B所示CMOS装置的结构的能力。例如,无意对其作出局限,一MOS晶体管的电流可依半导体的任何一区中掺杂物种类及掺杂程度、介电厚度、及介电材料而不同。此技艺领域仍存有需要:在一既有的MOS晶体管设计中可实现较易调整电流,而无需实质改变该MOS装置的设计。
发明内容
因此,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可提供一种具有可改变电流能力的半导体。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一源极区及一直径地对置的漏极区,该源极区具有一源极接点,且该漏极区具有一漏极接点、一栅极区,设置于该源极区与该漏极区之间,该栅极区具有一栅极、以及一或多个金属层,其中任何该一或多个金属层的一部分位于该栅极的至少一部分之上。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中,任何该一或多个金属层的另一部分位于该栅极的至少另一部分之上。在本发明的特定具体内容中,该第一及第二部分可以至少一部分包含该栅极的一相同部分;然而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内容,该第一及第二部分不包含该栅极的一相同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内容,其中该栅极被该部分所覆盖的一覆盖范围是介于约0%至约25%、至少约25%、至少约50%、至少约75%、以及约100%或更多的任何一个。在本发明的特定具体内容中,该栅极被该另一部分所覆盖的另一覆盖范围是介于约0%至约25%、至少约25%、至少约50%、至少约75%、以及约100%或更多的任何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44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