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部的下部车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0008.1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9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望月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刘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部 下部 车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前部的下部车体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地,诸如四轮机动车等车辆具有下述的车辆前部的下部车体结构。前围侧板内板和前围侧板外板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前纵梁和地板纵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各前纵梁连接至相应的地板纵梁。悬架框架紧固至梁的连接部。前围侧梁从悬架框架的紧固部向横向外侧延伸。前围侧梁的外侧端部连接至门槛的前端部。前轮轮胎配置于门槛的前方(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至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08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67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2259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该传统的下部车体结构的前围侧梁与门槛的连接强度不足,诸如前围侧梁等构件的配置和形状没设计好。因此,当从车辆前方施加载荷时,难以将载荷传递至车辆后方的部分并且分散载荷。不仅前纵梁、前围侧梁和门槛可能变形,车辆前部周围的车体板也可能变形。另外,行驶期间从前轮轮胎施加的载荷经由悬架框架传递至车体紧固部,因此可能引起周围部件的变形和振动、噪声等。
此外,对于传统的下部车体结构,提出了一种通过将加强件连接至门槛的前端部的背面侧来提高刚性的方法。然而,设置加强件存在着导致部件成本高和重量增加同时由于安装工时增加而引起安装作业性降低的问题。
鉴于以上情况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的下部车体结构,其能够在部件成本不高并且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实现下部车体的刚性的提高,能够通过将从车辆前方施加的载荷高效且平滑地传递至诸如前围侧梁、地板纵梁、门槛等车辆后方来分散载荷,并且能够减少下部车体的变形。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传统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的下部车体结构,其中,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前围侧板内板和前围侧板外板,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纵梁和地板纵梁连接到一起,悬架框架紧固至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地板纵梁的连接部,前围侧梁设置成从所述悬架框架的各紧固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斜后方延伸,所述前围侧梁的外侧端部连接至门槛的前端部,侧部外板的下部的前表面配置在所述门槛的前端部的前方,在所述侧部外板的前端部、所述前围侧板内板的前端部和所述前围侧板外板的前端部分别设置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凸缘,在所述侧部外板的下部的前表面位置,所述前围侧板外板、所述侧部外板和所述前围侧板内板通过所述凸缘连接到一起,并且所述侧部外板的下部的前表面形成为在车辆侧视图中朝向车辆后侧的斜下方倾斜并且在车辆俯视图中朝向车辆外侧的斜后方倾斜的倾斜面。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前围侧板内板的下部的前表面和形成所述门槛的门槛外板的前端部形成为沿着所述侧部外板的下部的前表面的倾斜面并且重叠地配置,所述前围侧板内板、所述门槛外板和所述侧部外板三者通过在重叠面部分进行点焊而相互连接。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前围侧梁的前表面朝向车辆后方的倾斜角度与所述侧部外板的下部的前表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彼此一致。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前围侧梁的外侧端部设置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凸缘,所述前围侧梁的凸缘连接至所述侧部外板的凸缘和所述前围侧板内板的凸缘。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前部的下部车体结构中,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前围侧板内板和前围侧板外板。另外,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纵梁和地板纵梁连接到一起。悬架框架紧固至前纵梁和地板纵梁的连接部。前围侧梁设置成从悬架框架的各紧固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斜后方延伸。前围侧梁的外侧端部连接至门槛的前端部。侧部外板的下部的前表面配置在门槛的前端部的前方。在侧部外板的前端部、前围侧板内板的前端部和前围侧板外板的前端部分别设置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凸缘。在侧部外板的下部的前表面位置,前围侧板外板、侧部外板和前围侧板内板通过凸缘连接到一起。侧部外板的下部的前表面形成为在车辆侧视图中朝向车辆后侧的斜下方倾斜并且在车辆俯视图中朝向车辆外侧的斜后方倾斜的倾斜面。因此,能够分散从车辆前方施加至前围侧梁的载荷,以减小前纵梁的负担。另外,能够在不设置导致部件成本高、重量增加以及安装工时增加的诸如加强件等单独的部件的情况下提高下部车体的刚性,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小由于从车辆前方施加的载荷而引起的下部车体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0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