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用机车牵引力和制动力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0998.5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3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崔华吉;牛勇;陈红兵;刘震;李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苏煤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13 | 分类号: | G01L5/13;G01L5/28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机车 牵引力 制动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用机车牵引力和制动力测试装置,属于矿山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相关的行业标准规定,轨道用机车在出厂试验与型式试验中,都需要对机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进行测试。而以往测试牵引力和制动力方法采用的是拉重物或者俩个车辆对拉的方式,不仅试验操作繁琐,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而且测试的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如轨道的湿滑情况、设备的传递效率等,均会致使测试结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用机车牵引力和制动力测试装置,以实现煤矿井下轨道用辅助运输设备的牵引力和制动力的准确测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轨道用机车牵引力和制动力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连杆、千斤顶、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组、拉力计、第二连杆组;固定架顶面中部开设两个方孔,两个第二连杆的中心分别通过方孔活动安装在固定架上;第一连杆、第三连杆与两个第二连杆各端通过销轴连接成矩形框架;千斤顶安装在固定架相邻第一连杆的侧面;第三连杆中心与第一连杆组、拉力计、第二连杆组的端部依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多种煤矿井下轨道用机车的牵引力、制动力等性能参数的测试,通用性极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剖视图。
图中:1、固定架,11、第一支架,12、连接架,13、第二支架,2、地脚螺栓,3、第一连杆,4、千斤顶,5、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10、第五连杆,1-1、拉力计,14、第六连杆,15、第七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架1,第一连杆3、千斤顶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第一连杆组、拉力计1-1、第二连杆组;固定架1顶面中部开设两个方孔,两个第二连杆5的中心分别通过方孔活动安装在固定架1上;第一连杆3、第三连杆6与两个第二连杆5各端通过销轴连接成矩形框架;千斤顶4安装在固定架1相邻第一连杆3的侧面;第三连杆6中心与第一连杆组、拉力计1-1、第二连杆组的端部依次连接。
进一步实施时,固定架1为“工”字型,包括平行的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3、以及连接前两者的连接架12,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3采用地脚螺栓2固定在地基上。
进一步实施时,第一连杆组包括第四连杆7和第五连杆10,第二连杆组包括第六连杆14和第七连杆15,且第四连杆7、第六连杆14均通过销轴和开口销分别连接第五连杆1、第七连杆15。
进一步实施时,拉力计1-1通过销轴和B型卡连接第六连杆14。
当进行牵引力测试时,首先将需要测试的机车通过销轴与第七连杆15相连接,然后启动机车,同时查看拉力计1-1显示的读数,当机车完全启动后,拉力计1-1上的读数即为机车牵引力的大小。
当进行制动力测试时,准备测试的机车已经通过销轴与第七连杆15相连后,关闭机车的制动器,用千斤顶使第六连杆14向侧方运行,由于第二连杆5在固定架1上可沿水平方向活动,则第一连杆3、第三连杆6与两个第二连杆5连接成的矩形框架可变形为平行四边行。例用如千斤顶使第六连杆14向左运行,则迫使机车向左运行,同时查看拉力计1-1显示的读数,当机车与轨道产生相对位移时,拉力计1-1上的读数即为机车的最大制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苏煤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苏煤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0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