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电池接线盒的二极管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7577.2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8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人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13 | 分类号: | H01L23/13;H01L23/49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接线 二极管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组件中的接线盒,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电池接线盒的二极管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发电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与其应用密切相关的接线盒也不断推陈出新,太阳能发电采用矩阵形式排列的多组太阳能电池模块将日光转换成电能,每一组太阳能电池模块与光伏电池接线盒相连接,接线盒再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其它部分相连接。
目前,光伏电池接线盒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产品了,一般包括盒体、盒盖,盒体内装有金属片,金属片之间以二极管相连;盒体侧壁设有电缆接口,盒体内还设有汇流条连接装置。二极管是光伏电池接线盒中的关键组件,二极管的固定尤为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工序。在现有技术中,最为常规的方法是将二极管用焊锡焊在导电片和导电片上,但是目前国际认证公司出于对安全性能的考虑,需要在原有锡焊的基础上增加机械固定。在现有的技术中,常规的机械固定方式为螺丝锁紧,但这种方式操作麻烦,耗时,会在使用时,带来许多的不便,并且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电池接线盒的二极管固定结构,从而达到改进目的。
为此采用如下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电池接线盒的二极管固定结构,包括一二极管、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所述二极管焊接在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上,并且尾端与第二导电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部分地冲压成型一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下部具有韧性且能够压倒在二极管的一平面上并挤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极管的平面上有一通孔,所述固定端的上部在压倒后部分伸入通孔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端可以为若干个,并且在固定端下部具有对称的一对凹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端可以在二极管的后边或左右二侧的位置且位置不限。
安装时,将固定端压倒在二极管的平面上并最终挤压,能够起到良好的机械固定作用,而在第一导电片上的固定端为多个时,能够有效地加强固定,而且在固定端下部设有凹槽,能够使固定端下压更加方便,避免出现固定端无法下压的情况。在二极管的前后左右四面均可设置这种固定端结构,能够加强对二极管在第一导电片上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安装前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安装后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固定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一二极管1、第一导电片2、第二导电片3,所述二极管1焊接在第一导电片2上,并且尾端11与第二导电片3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2部分地冲断翻翘形成冲压成型一固定端21,所述固定端21下部22具有韧性且能够压倒在二极管的一平面12上并挤压;所述二极管的平面12上有一通孔13,所述固定端21的上部在压倒后部分伸入通孔13内,在固定端下部具有对称的一对凹槽23。
安装时,将固定端21压向二极管1的平面12上并挤压,能够起到良好的机械固定作用,而在第一导电片2上的固定端21为多个时,能够有效地加强固定,而且在固定端下部22设有凹槽23,能够使固定端21下压更加方便,避免出现固定端21无法下压的情况。在二极管1的前后左右四面均可设置这种固定端结构,能够加强对二极管1在第一导电片2上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人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人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7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