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横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8110.0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5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阳;王小青;李建容;何晨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20 | 分类号: | B62D7/20;B62D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齿条 转向器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转向系统,具体涉及齿轮齿条转向器的横拉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开发过程中,车辆安全性已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底盘系统已开始采用大量的电子设备,包括ABS、ESP、EPS等以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多使用的传统直线型横拉杆在车辆行驶及转向过程中往往存在与轮辋、轮胎等零部件安全间隙小的风险,在车辆转向时,尤其是极限转向,轮辋、轮胎与横拉杆会发生相对位移,轮辋、轮胎靠近拉杆移动,然而直线型拉杆无自身避让措施,从而使轮辋、轮胎与横拉杆间的间隙减小。直线型横拉杆的外拉杆总成的结构形式也较为复杂,为保证外拉杆强度,一般会在外拉杆上制造很多加强筋。通过优化外拉杆总成的形状走向,在小间隙位置处做一个反向弧度避让,从机械设计方面提升车辆行驶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横拉杆,该横拉杆能在不改变现行整车装配工艺的情况下,增加横拉杆与轮辋、轮胎的安全间隙,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横拉杆,包括内拉杆总成、前束调节螺母和外拉杆总成三部分。内拉杆总成包括内拉杆杆体和内球头座,外拉杆总成包括外拉杆杆体、外球头座和外球头销;外拉杆杆体一端与外球头座连接,另一端通过前束调节螺母与内拉杆杆体连接,内拉杆杆体另一端通过球形结构连接内球头座,外球头销安装在外球头座上;其特征是:所述外拉杆杆体为带有直线折弯和弧度弯型的结构,外球头销的球形结构的球心和内拉杆杆体端部的球形结构的球心均在内拉杆杆体的轴心线的延长线上。
所述外拉杆杆体和外球头座为一体锻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将其杆体由传统的直线型设计变成更为实用、更加安全的弯型结构,增大了横拉杆与轮辋、轮胎间的间隙,提高了整车行驶及转向的安全性。设计结构通用化率高,能够适应不同车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横拉杆的示意图。
图1中,内球头座(1)、内拉杆杆体(2)、前束调节螺母(3)、外拉杆杆体(4)、外球头座(5)、外球头销(6),其中内球头座(1)和内拉杆杆体(2)共同组成内拉杆总成(7),外拉杆杆体(4)、外球头座(5)和外球头销(6)共同组成外拉杆总成(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本横拉杆包括内拉杆总成7、前束调节螺母3和外拉杆总成8。
其前束调节螺母3为标准件,其选型应与内拉杆螺纹配合。
其内拉杆总成7与传统内拉杆总成在结构形式上保持一致,是内拉杆总成的通用设计,由内拉杆杆体2、内球头总成两部分组成。不同内拉杆总成的主要差异在于尺寸长度、内球头摆角大小等的设计视整车使用要求而定。内拉杆杆体2靠近内球头座1端部设计成球形结构,该结构与内球头座1共同组成内球头总成,内拉杆杆体2靠近装配前束调节螺母3和外拉杆总成的螺纹端的中部位置设计为六方结构,用于前束调节使用。其中内球头座1端部有一段螺纹设计,用于将整个横拉杆装配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齿条端部,共同组成转向器总成用于整车总装装配使用。
外拉杆总成8包括外拉杆杆体4、外球头座5和外球头销6。外拉杆杆体4设计为包括一处直线段折弯和一处弧度弯型过渡的结构,直线段折弯角度和弯型弧度大小均取决于横拉杆与轮辋、轮胎间安全间隙要求,但必须保证内拉杆杆体2端部球形结构的球心与外球头销6球形结构的球心在内拉杆杆体2所在的轴心线的延长线上。外拉杆总成8与内拉杆总成7配合的螺纹段部均保留四方形加工定位凸台设计,用于外拉杆杆体4加工定位。在结构上,外拉杆杆体4和外球头座5为一体锻造而成,外拉杆杆体4取消了传统外拉杆杆体上的加强筋设计,通过锻造加工工艺来保证其使用所需的拉伸和压缩强度。
本横拉杆是先将前束调节螺母3通过螺纹装配在内拉杆总成7的内拉杆杆体2上,然后再将外拉杆总成8通过螺纹装配在内拉杆总成7上,完成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8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级图像芯片封装及包含所述封装的光学结构
- 下一篇:导电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