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电动汽车应用的IGBT功率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1679.6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3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宏;汪水明;姚礼军;金晓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斯达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16 | 分类号: | H01L25/16;H01L23/28;H01L23/42;H02P27/0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君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电动汽车 应用 igbt 功率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机控制器的IGBT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对驱动电机的电流和电压的幅值、相位和频率进行控制,以实现对车辆机动性能的准确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因为能源短缺的影响,节能环保型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装置,而IGBT模块则是电控装置的核心部件,起着将电池中存储的电压恒定的直流电转变为幅值、相位和频率可调的交流电的作用,在整个电能的转化利用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控装置的IGBT模块的主要要求有:1)高效率:电池的储能有限,需要提供能源的利用效率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2)高可靠性:该模块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高温、震动和工况复杂的环境,对模块的抗功率循环、温度循环和震动有较高要求,需要满足汽车寿命的要求;3)功率密度高、体积小:汽车应用要求功能部件的结构紧凑、体积小、有最大的功率输出能力;针对以上电动汽车行业的要求,目前业界在积极探索适用于电动汽车行业应用的IGBT模块。现有开发的IGBT模块主要针对工业级应用,如:变频器、逆变焊机和感应加热等,这些应用场合对模块的功率密度、可靠性要求没有电动汽车高,同时工况和抗震动特性也是电动汽车特有的要求,为此需要开发针对电动汽车的IGBT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针对电动汽车应用的IGBT功率模块。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IGBT模块功率密度低、可靠性差,抗震动性弱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IGBT芯片、二极管芯片、绝缘陶瓷基板、功率端子、信号端子塑料外壳和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绝缘陶瓷基板两侧的金属层为铜质材料层或铝质材料层,在金属层表面或镀有镍材料;所述的IGBT芯片、二极管芯片采用银浆烧结焊接于绝缘陶瓷基板上;功率端子和信号端子通过超声焊接在绝缘陶瓷基板的金属层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功率密度高、高可靠性、高散热效率的优点。适合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IGBT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IGBT模块内部连接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IGBT芯片1、二极管芯片2、绝缘陶瓷基板3、功率端子5、信号端子6、塑料外壳7和液冷散热器4。绝缘陶瓷基板3两侧的金属层为铜质材料层或铝质材料层,在金属层表面或镀有镍材料。所述的IGBT芯片1、二极管芯片2采用银浆烧结(silver sintering technology)焊接于绝缘陶瓷基板3上,银具有熔点为961度,以大幅度提高焊接的抗疲劳强度。功率端子5和信号端子6通过超声焊接在绝缘陶瓷基板3的金属层上。
绝缘陶瓷基板3通过软钎焊料焊接到液冷散热器4上,该焊料采用SnAgCu或SnAg焊料,以符合无铅要求,同时具有较高的抗疲劳强度。绝缘陶瓷基板3下有优化设计的水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避免传统模块的基板及涂覆导热硅脂,可以提高散热效率,减小装置体积和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功率端子5和信号端子6通过注塑的方式嵌入注塑在塑料外壳7中,以提高模块和外部接触的抗冲击和震动能力。功率端子5和信号端子6下端部为裸铜,通过超声焊接焊接到绝缘陶瓷基板3上,通过超声焊接可以实现铜和铜的结合,结合强度远远高于传统的软钎焊连接。
功率端子5安装孔下方嵌入有安装螺丝,通过塑料外壳7予以固定,塑料外壳7通过底部的螺丝与液冷散热器4固定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模块的抗机械冲击效果。
采用铜线键合技术,利用铜线8来实现芯片之间、芯片与绝缘陶瓷基板3之间和绝缘陶瓷基板之间的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斯达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斯达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1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