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电复位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269.2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0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吕海凤;周文益;赵国良;罗阳;孙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电路 | ||
1.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包括三部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部分电路中第一电源电压延迟产生电路(100)与第二电源电压延迟产生电路(200)分别与复位信号脉冲产生电路(300)相接;
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延迟产生电路(100)包括:
第一偏置电压产生电路(1),它的一端接电源,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三MOS晶体管(M3)的栅端相连;
第一MOS晶体管(M1),其源端连接到电源,栅端与自身的漏端相连,并连接到第二MOS晶体管(M2)的源端;
第二MOS晶体管(M2),其源端与所述第一MOS晶体管(M1)的漏端相连,栅端接地,漏端与第三MOS晶体管(M3)的漏端相连;
第三MOS晶体管(M3),其源端接地,栅端与所述偏置电压产生电路(1)的一端相连,漏端与第二MOS晶体管(M2)的漏端相连,同时连接到第四MOS晶体管(M4)的栅端;
第四MOS晶体管(M4),其源端和漏端都与地相连,栅端与所述第三MOS晶体管(M3)的漏端相连;
第五MOS晶体管(M5),其栅端与所述第四MOS晶体管(M4)的栅端相连,源端接电源,漏端与第六MOS晶体管(M6)的漏端相连;
第六MOS晶体管(M6),其栅端与所述第四MOS晶体管(M4)的栅端相连,源端接地,漏端与第五MOS晶体管(M5)的漏端相连;
第一施密特触发器(3),其一端与第五MOS晶体管(M5)的漏端相连,另一端与复位信号脉冲产生电路(300)复位信号脉冲产生电路的异或电路(6)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延迟产生电路(200)包括:第二偏置电压产生电路(2),第七MOS晶体管(M7),第八MOS晶体管(M8),第九MOS晶体管(M9),第十MOS晶体管(M10),第十一MOS晶体管(M11),第十二MOS晶体管(M12)和第二施密特触发器(4);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延迟产生电路200)与第一电源电压延迟产生电路(100)电路结构相同;
所述第三复位信号脉冲产生电路300)包括:
第一反向器电路(5),输入端与第二电源电压延迟产生电路(200)的施密特电路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异或电路(6)的一输入端相连;
异或电路(6),两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源电压延迟产生电路(100)的输出端和第一反向器电路(5)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连接到第二反向器电路(7)的输入端;
第二反向器电路(7),其输入端连接到异或电路(6)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到第三反向器电路(8)的输入端;
第三反向器电路(8),其输入端连接到第二反向器电路(7)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到电路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MOS晶体管(M10)的电容量大于第四MOS晶体管(M4)的电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置电压产生电路(1)和第二偏置电压产生电路(2)是由PMOS晶体管和NMOS晶体管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延迟产生电路(100)中的第三MOS晶体管(M3)和第二电源电压延迟产生电路(200)中的第九MOS晶体管(M9)能在导通和断开两种状态中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2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监测系统
- 下一篇:水渠坡面混凝土衬砌切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