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9870.3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1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金润哲;李在永;金成进;韩在玟;李京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瑞韩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5/12 | 分类号: | F16D6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铸造结合法将摩擦部和轮毂彼此连接来提高连接力(结合力)的制动盘。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车辆的速度或使车辆停下来,在车辆中使用制动器。因此,为了车辆的有效运行,制动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制动器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出现,例如,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等。在当今的车辆中最常见的制动器是盘式制动器,其在由驾驶员按下制动器时使制动片作用于转子。
典型的制动盘包括用于通过与摩擦部件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的摩擦部和用于使制动盘连接到车体上的轮毂。然而,由于在车辆运转的时候制动负载或路面振动所产生的影响,在摩擦部和轮毂之间可能产生间隙或者连接部分可能被损坏,从而引起噪音。
进一步,在制动盘中,由于在制动操作期间在摩擦面产生的高度摩擦热量,可能在摩擦部位局部地产生热膨胀或热变形,从而降低制动力。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增加摩擦部和轮毂之间的连接力并减少在制动操作期间由摩擦产生的热膨胀的盘式制动器。
提供作为背景技术而描述的所述项目只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并且其不应该被解释为承认它们与本发明所涉及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努力解决上述与现有技术相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铸造结合方法将摩擦部和轮毂彼此连接并且使该摩擦部和该轮毂的连接部分形成特定的形状从而具有优良的耐用性的制动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部,在其中心具有连接孔并且具有以预定间隔沿着该连接孔的内周重复地形成的多个凹进部,其中斜面部(bevels)从该凹进部的凹进面和内侧面突出,并朝向其突出的中心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倾斜(tapered);和轮毂,沿其周围(圆周)具有当通过铸造结合法连接到摩擦部的连接孔时插入并连接到凹进部的多个突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斜面部的上侧和下侧的倾斜部(tapered portion)可以分别沿(与)y轴形成不超过10度但大于0度的角度。在上述连接孔的内周可以重复地形成在多个凹进部的每一个之间突出的插入部,并且在该突出的插入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形成“台阶(steps)”或阶面(terrace)。每个台阶可以具有不超过1mm但大于0的高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上述连接孔的内周重复地形成在多个凹进部之间突出的插入部,并且在该突出的插入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阶面或台阶。
在另一实施例中,形成在每个突出的插入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台阶/阶面的高度的总和可以不超过1mm但大于0。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上述连接孔的内周重复地形成在多个凹进部之间突出的插入部,并且该突出的插入部的末端朝向上侧或下侧弯曲,形成弯曲部。该弯曲部可以以3至10度的角度弯曲。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上述连接孔的内周重复地形成在多个凹进部之间突出的插入部,并且在该突出的插入部的末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分别向上侧和下侧突出的延伸部。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上述延伸部可以在突出的插入部的末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着斜坡朝向上侧和下侧变宽。该延伸部通过其在上述突出的插入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朝向上侧和下侧变宽的角度总和可以在3至10度的范围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摩擦部包括使上述连接孔流体连接到上述制动组件的外侧的通风部并且关于该通风部被划分为上部和下部。该上部和下部可以配置为朝向上述通风部的内表面曲率中凸地突出。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突出部和上述凹进部经由铸造结合方法而 形成,使所述突出部形成为单个连续的部件。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如附图所示的某些示例性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以下给出的这些实施例只是示例,因此并不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动盘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制动盘的摩擦部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形成在图1所示的制动盘的轮毂中的突出部的视图;
图4是表示形成在图1所示的制动盘的摩擦部中的凹进部的视图;
图5是表示形成在图1所示的制动盘的摩擦部中的突出的插入部的视图;
图6是表示形成在图1所示的制动盘的摩擦部中的突出的插入部的视图;
图7是表示形成在图1所示的制动盘的摩擦部中的突出的插入部的视图;
图8是表示形成在图1所示的制动盘的摩擦部中的突出的插入部的视图;
图9是表示根据传统的设计的制动盘的连接力的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瑞韩产业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瑞韩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9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