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硅衬底上的III‑V族氮化物层的梯度氮化铝镓和超晶格缓冲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7729.7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5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祈铭;刘柏均;喻中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15 | 分类号: | H01L29/15;H01L29/778;H01L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衬底 iii 氮化物 梯度 氮化 晶格 缓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以及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的方法,具体而言,涉及在晶格匹配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硅衬底上难以沉积氮化镓(GaN)膜,因为两种材料之间具有大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大多数沉积技术涉及沉积具有与衬底和GaN显著不同的组成的缓冲层或应力释放层。这些技术产生在室温下处于拉伸应力下的GaN膜。拉伸应力倾向于在GaN中形成宏观裂纹,其对在GaN上制造的器件产生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包括:硅衬底,具有第一晶格结构;III族氮化物层,上覆所述硅衬底并且具有第二晶格结构;晶格匹配结构,布置在所述硅衬底和所述III族氮化物层之间,所述晶格匹配结构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晶格结构和所述第二晶格结构之间提供界面,所述晶格匹配结构包括:第一缓冲区;第二缓冲区;以及超晶格结构,包括AlxGa1-xN/AlyGa1-yN重复层对。
在所述的集成电路中,所述晶格匹配结构的第一缓冲区包括形成的厚度为约20nm至约80nm的第一AlN层和形成的厚度为约50nm至约200nm的第二氮化铝层。
在所述的集成电路中,所述晶格匹配结构的第二缓冲区包括多个梯度AlxGa1-xN层。
在所述的集成电路中,所述晶格匹配结构的第二缓冲区包括多个梯度AlxGa1-xN层,其中,x从第一梯度AlxGa1-xN层到后续的梯度AlxGa1-xN层不断降低。
在所述的集成电路中,所述晶格匹配结构的第二缓冲区包括多个梯度AlxGa1-xN层,其中,所述多个梯度AlxGa1-xN层包括三个层。
在所述的集成电路中,所述晶格匹配结构的第二缓冲区包括多个梯度AlxGa1-xN层,其中,所述多个梯度AlxGa1-xN层包括三个层,其中,在第一层中x为约0.9至约0.7,在第二层中x为约0.4至约0.6,而在第三层中x为约0.15至约0.2。
在所述的集成电路中,所述晶格匹配结构的第二缓冲区包括多个梯度AlxGa1-xN层,其中,在第一层中x为约0.9至约0.7,在第二层中x为约0.4至约0.6,而在第三层中x为约0.15至约0.2,其中,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为约50nm至约200n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约150nm至约250nm,而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为约350nm至约600nm。
在所述的集成电路中,所述超晶格结构包括约20对至约100对AlxGa1-xN/AlyGa1-yN层对。
在所述的集成电路中,所述超晶格结构包括约20对至约100对AlxGa1-xN/AlyGa1-yN层对,其中,x和y在层对之间保持不变。
在所述的集成电路中,所述超晶格结构包括约20对至约100对AlxGa1-xN/AlyGa1-yN层对,其中,x和y在层对之间保持不变,其中,所述AlxGa1-xN/AlyGa1-yN层对中的AlxGa1-xN层的x为约0.8至约1.0,而所述AlxGa1-xN/AlyGa1-yN层对中的AlyGa1-yN层的y为约0.1至约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77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何首乌的营养液栽培方法
- 下一篇:郁金香反季节栽培技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