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菜籽饼粕的微生物发酵脱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6253.7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肖调义;兰时乐;许宝红;毛小伟;周芳如;李立恒;管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015 | 分类号: | A23L1/015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410128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菜籽 微生物 发酵 脱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菜籽饼粕的脱毒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菜籽饼粕的微生物发酵脱毒方法。
背景技术
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占全国油料原料总量的四分之一。在现代工业条件下加工菜籽,通常可得到将近60%的菜籽饼粕。菜籽饼粕中粗蛋白质含量在34%-38%之间,消化能10.46—12.55KJ/kg、钙0.61%、磷0.95%,还含有铁、铜、锰、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其氨基酸组成的特点是蛋氨酸含量高(仅次于芝麻饼、粕),赖氨酸含量亦高,而精氨酸含量低,是饼、粕饲料中含量最低的。菜籽饼粕的有效能值偏低(淀粉含量低、菜籽壳难以消化利用),矿物质中钙和磷的含量均高,硒和锰的含量亦高,特别是硒的含量是常用植物饲料中最高的。
菜籽中含有硫葡萄糖苷、芥酸、单宁、皂角苷等不良成分,其中主要是硫葡萄糖苷。硫葡萄糖苷本身无毒,但在一定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经过菜籽本身含有的芥子酶的酶解作用而产生异硫氰酸酯、噁唑烷硫酮以及腈类、植酸、单宁、芥子碱、皂素等有毒物和抗营养因子。这些物质可引起甲状腺肿大,从而造成动物生长速度下降,繁殖力减退。单宁则妨碍蛋白质的消化,降低适口性。而芥子碱阻挠脂肪代谢,造成心脏脂肪蓄积及生长受到抑制。由于有毒性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存在,且菜籽饼菜粕中粗纤维含量偏高,适口性差等,严重影响了菜籽饼粕在饲料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原料供求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蛋白质原料。根据我国“十二五”饲料工业发展目标,饲料总量将达到2亿吨,饲料蛋白约占30%,其中70%靠进口。饲料原料是饲料工业发展的基础,我国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饲料原料又相对紧缺,从而阻碍我国饲料进一步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广辟蛋白质饲料资源,对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菜籽饼粕的脱毒,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国内外菜籽粕脱毒的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及生物学脱毒法。物理脱毒法主要是钝化芥子酶,但近年来发现,硫苷本身并非无毒,而且动物体内的某些微生物也能分泌与芥子酶具有相同作用的酶,将硫苷分解成有毒物质。化学脱毒法主要有酸碱降解法、金属盐催化降解法和溶剂浸出法3种。其中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是双液相萃取法,该法由加拿大Rubin和Diosady等开发,脱毒率可达90%以上,但干物质损失大、成本高、有三废污染,因而推广困难。生物学脱毒法主要有酶催化水解法、微生物发酵法。酶催化水解法主要是利用外加芥子酶及酶的激活剂(如Vc等),使硫苷加速分解,然后通过汽提或溶剂浸出以达到脱毒的目的,该法存在不能脱除植酸和多酚类化合物,芥子酶来源困难,而且脱除硫苷及其降解产物的过程复杂,成本过高,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缺点。微生物发酵脱毒法是我国从事菜籽饼粕脱毒研究方面的独特的方法,也是菜籽饼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尽管采用微生物发酵脱毒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脱毒效果不稳定、工艺较复杂和微生物适应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菜籽饼粕的微生物发酵脱毒方法,其工艺简单、成本和能耗低、适应性强、易于批量生产、脱毒效果稳定且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菜籽饼粕的微生物发酵脱毒方法,该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取菜籽饼粕82%-85%、米糠12%-15.5%、葡萄糖0.5%-1.0%、(NH4)2SO41.5%-2%、脱毒增效剂0.1%-0.15%,混合均匀,调节含水重量为50%-55%,制成菜籽饼粕脱毒发酵培养基;将固体菌种以2%-4%的接种重量接种到该菜籽饼粕脱毒发酵培养基中,混合均匀,在45℃-55℃下发酵4-5天,干燥,即可。
上述固体菌种是于固体菌种培养基中按5%-10%接种重量接入液体菌种,于35℃-40℃培养4-5d,即得。
上述固体菌种培养基的配方是:按重量百分比取麦麸60%-70%、米糠15%-20%、葡萄糖2%-3%、豆饼粉10%-15%、(NH4)2SO41.5%-2%及KH2PO40.2%-0.3%,混合均匀,调节含水量为50%-60%,于121℃-125℃灭菌55-65min,冷却至35-40℃。
上述液体菌种为按体积比为1:1:1:1混合的枯草芽孢杆菌种子培养液、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种子培养液、嗜酸乳杆菌种子培养液及酿酒酵母种子培养液。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6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指向式旋转导向钻井工具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