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铜箔基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5563.5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波吉;林彬;肖建光;曹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康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铜箔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箔基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铜箔基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是以铜箔基板(Copper-clad Laminate简称CCL)做为原料而制造的电器或电子的重要机构元件,铜箔是一种阴质性电解材料,沉淀于电路板基底层上的一层薄的、连续的金属箔,它作为线路板的导电体。它容易粘合于绝缘层,接受印刷保护层,腐蚀后形成电路图样。铜箔可分为压延铜箔(RA铜箔)和电解铜箔(ED铜箔),一般常用铜箔为1—8OZ(约为35um—350um)。
铜箔基板提供电子零组件在安装与互连的支撑体,随着电子系统轻薄短小、高功能、高密度化、及高可靠性的趋势,铜箔基板的厚度将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信赖度。
目前,降低铜箔厚度的方法有:
1、利用微蚀的方式将12um铜减薄到5um,很难做到5um一下;
2、在基板上喷钛后电镀2-3um,也可制作成超薄铜箔基板,但是此方式成本较高,工艺还不是很成熟。
由此可见,现有薄铜箔基板的制作方法仍存有明显的缺陷,无法完全满足一些电子产品生产的使用需求,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铜箔较厚不能进行更细线路布局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方案被提出,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铜箔基板的制作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沉铜层的厚度,制作方法简单,节省生产成本,利用该方法制成的铜箔基板可以满足更细线路的制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铜箔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基板;
步骤2:对基板表面进行沉铜处理,形成沉铜层;
步骤3:对所述基板表面的沉铜层进行锡化处理;
步骤4:提供半固化片;
步骤5:将半固片表面进行喷砂处理;
步骤6:将锡化处理后的基板与喷砂处理后的半固片进行压合,所述沉铜层转移到半固化片表面上,从而形成超薄铜箔基板。
所述步骤1中提供的基板为表面蚀刻掉铜层的基板。
所述步骤3中基板进行沉铜处理为电镀沉铜工艺。
所述步骤5中对半固化片表面进行低压喷砂处理。
所述低压喷砂处理压缩空气的压力范围为0.1Mpa-0.4Mpa。
所述半固化片由树脂与增强材料制成。
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玻纤布、纸基及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超薄铜箔基板的制作方法采用基板制成沉铜层,并把沉铜层反压到半固化片表面,形成铜箔基板,可以大大降低沉铜层的厚度,制作方法简单,节省生产成本,利用该方法制成的铜箔基板可以满足更细线路的制作。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超薄铜箔基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超薄铜箔基板的制作方法的实物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及2,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铜箔基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基板20;
所述提供的基板20为表面蚀刻掉铜层12的基板20,其由将表面含有铜层12的基板10放入腐蚀液中进行蚀刻处理得到,该腐蚀液可为碱性腐蚀液,该腐蚀液由氯化铜、氨水、氯化铵根据不同基板配置不同的比例形成。
步骤2:对基板20表面进行沉铜处理,形成沉铜层22;
所述基板20进行沉铜处理为电镀沉铜工艺,其稳定性较好,板面粗化均匀,适合超细的电路板布局。所述沉铜层22的厚度约为1um。
步骤3:对所述基板20表面的沉铜层22进行锡化处理;
其中锡化处理可以通过喷锡的方式处理,处理后焊接性能比较好,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而且价格比较优惠,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一种工艺,锡化处理后的基板表面平滑,无多余杂质,增加沉铜层24与半固化片的结合力。
步骤4:提供半固化片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康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康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5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