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阻尼板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6552.0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2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勇;魏广东;徐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艾迪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阿里山胶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C08J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5 浙江省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阻尼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汽车阻尼板,包括由无机填料与热塑性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板与毡毯热压制成,其特征在于:将无机填料与所述的热塑性树脂共混制备有机-无机发泡杂化复合材料,然后将复合材料热熔挤出制成复合型板,最后将复合型板与毡毯经热压得到多层复合阻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阻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填料为氧化锌、碳酸钙、钛白粉、石英、金刚砂或者是植物碎片、石粉、有机废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阻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填料优选为白云石粉,石粉的粒径是纳米级或微米级或毫米级的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阻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树脂是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PS-聚苯乙烯、PA-聚酰胺、POM-聚甲醛、PC-聚碳酸酯、聚苯醚、聚砜、橡胶或者是共聚物:共聚酰胺、聚氨酯、SIS共聚物、SBS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阻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毡毯可以是毛毡、纤维毯或者玻璃纤维棉。
6.一种汽车阻尼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无机填料的制备,毡毯的选取,其特征在于:调整熔化罐的温度至60-90℃,加入热塑性树脂颗粒、发泡剂的使用比例为5-15wt%、发泡促进剂的使用比例为0-5wt%、增粘剂使用比例为1-10wt%、抗氧剂使用比例为0-5wt%,保持罐内温度在高于聚合物树脂的熔融温度,搅拌,待原料完全熔融后,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无机填料继续搅拌混炼,无机填料的使用比例为0-85wt%,直至无机填料分散均匀,然后通过压延机挤出成型;将挤出后的材料在熔融状态下与玻璃纤维棉经过热压机热压结合,然后在干燥烘箱内烘干,制成汽车阻尼板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汽车阻尼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填料预先在100-200℃进行10-60分钟干燥处理,优选地,所述无机填料的使用比例为40-65wt%。
8.根据权利要求6汽车阻尼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树脂可以是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PS-聚苯乙烯、PA-聚酰胺、POM-聚甲醛、PC-聚碳酸酯、聚苯醚、聚砜、橡胶等,或者共聚物如共聚酰胺、聚氨酯、SIS共聚物、SBS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9.根据权利要求6汽车阻尼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为4,4′-二-磺酰肼二苯醚、N,N′-二亚硝基五次甲基四胺、偶氮二甲酰胺、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石油醚、三氯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
10.根据权利要求6汽车阻尼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促进剂为硬脂酸锌、氧化锌,优选使用氧化锌为发泡促进剂。
11.根据权利要求6汽车阻尼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粘剂为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C5、萜烯树脂、松香、古马隆树脂种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使用石油树脂C9。
12.根据权利要求6汽车阻尼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二苯胺、对苯二胺和二氢喹啉、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双十二碳醇酯、双十四碳醇酯和双十八碳醇酯、三辛酯、三癸酯、三(十二碳醇)酯和三(十六碳醇)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使用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为抗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艾迪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阿里山胶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艾迪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阿里山胶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65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级联结构的会场内座位状态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