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唑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34638.X 申请日: 2012-09-11
公开(公告)号: CN102796045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8
发明(设计)人: 赵宝祥;苗俊英;张尚立;张喆;王方悟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31/06 分类号: C07D231/06;C12Q1/02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李健康
地址: 2501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吡唑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吡唑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作为Zn2+荧光探针的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锌作为人体中第二大过渡金属元素,在人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众多以锌离子为中心的酶以及与DNA相连接的蛋白质均在人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锌离子(Zn2+)在作用时与酶和蛋白质紧紧相连,但游离的Zn2+依然存在于众多人体组织,如大脑、肠道和视网膜中。因此,当今的化学研究及生物研究领域急需一种高效率检测Zn2+的手段。

目前,虽然有文献报道利用荧光技术检测Zn2+,但是以吡唑啉衍生物为主要结构单元的Zn2+离子探针尚不多见。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吡唑啉衍生物作为Zn2+离子探针,可在乙腈和水中进行荧光检测,但是荧光增强仅仅4倍【Sensors&Actuators:B.Chemical.2011,159,148-153】。因此需要对结构进行修饰,改进其应用性能。尤其是应用于检测活细胞内Zn2+的探针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吡唑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同时利用其作为Zn2+荧光探针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并用于活细胞中检测锌离子的存在。

本发明所述的吡唑啉衍生物,结构式如式(I)所示:

式(I)。

上述的吡唑啉衍生物合成方法,由是由间甲基-邻羟基苯乙酮(1)与邻烯丙氧基苯甲醛(2)在乙醇/水中反应得到查耳酮衍生物(3);将制得查耳酮与氨基硫脲在乙醇/水回流条件下,反应4±0.1小时,经柱层析纯化得到式(I)所示吡唑啉衍生物(4)。

上述合成路线反应式如下:

本发明所述吡唑啉衍生物作为活细胞内Zn2+荧光探针的应用。

其中:所述活细胞优选PC12细胞。

上述吡唑啉衍生物对Zna+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其作为活细胞内Zn2+荧光探针可用于活细胞中检测锌离子的存在。

具体的,配制吡唑啉衍生物(4)的乙醇/HEPES缓冲液(20mM HEPES,pH=7.2,1:1,体积比)的溶液,分别定量加入微升级的NaNO3,Mg(NO3)2·6H2O,Al(NO3)3·9H2O,KNO3,Ca(NO3)2·4H2O,Cr(NO3)3·9H2O,50%(wt.)Mn(NO3)2(aq.),Fe(NO3)3·9H2O,Co(NO3)2·6H2O,Ni(NO3)2·6H2O,Cu(NO3)2·3H2O,Zn(NO3)2·6H2O,AgNO3,Cd(NO3)2·4H2O,Ba(NO3)2,HgCl2,Pb(NO3)2,CuCl2·2H2O,CuSO4·5H2O,Cu(Ac)2·H2O,NaCl,NaAc和Na2SO4小的水溶液。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测试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响应能力以及其它金属离子的干扰情况。

在不加入锌离子和加入锌离子的的活PC12细胞内分别加入吡唑啉衍生物(4)对照细胞染色荧光显微成像变化。

结果见图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46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