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电制动负荷分配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23891.5 | 申请日: | 2012-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6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倪大成;刘可安;冯江华;尚敬;徐绍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7/08 | 分类号: | B60L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412001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制动 负荷 分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电制动负荷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就是对运动着的物体施加外力,转移物体的动能,使物体降低速度或停止运动。若使行驶中的列车降低速度或停止,就要采取制动措施。制动措施包括:电制动和机械制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是交流传动列车,在启动电制动时斩波管导通,供电接触网、斩波管、斩波电阻和其他元件组成的回路导通,使斩波电阻消耗电制动负荷进行制动。其中,电压值决定是否开通斩波管。
以同一受电弓下具有两节动力车辆为例,对电制动负荷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供电接触网1的一个节点下设置有两节动力车辆,有受电弓的动力车辆为B车,无受电弓的动力车辆为C车。
依据V1点的电压判断B车是否开通斩波管,依据V2点电压判断C车是否开通斩波管。由于V1点与V2点之间的车-车之间连接母线2的自身阻抗以及端子接触电阻等因素,阻抗约为10~30mΩ。在制动过程中,V1点和V2点之间的电流约为1000A,会在V1点和V2点之间产生10~30V的压降。
在制动过程中,B车和C车的开通斩波管的电压值是相等的。在上述过程中,当C车的电压先达到开通斩波管的条件时,距离B车开通斩波管的电压还有10~30V。
因此,B车的斩波电阻Rb不消耗电制动负荷,C车的斩波电阻Rc将消耗大部分甚至全部B车和C车的电制动负荷,从而B车和C车的斩波电阻消耗的电制动负荷分配严重不均,导致列车制动性能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电制动负荷分配的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动力车辆的斩波电阻消耗的电制动负荷分配不均匀,导致的列车制动性能低的问题。
一种列车电制动负荷分配的方法,应用于具有N节动力车辆的列车,N大于或等于2,包括:
在预设的时长内,分别获取N节动力车辆导通斩波电阻消耗电制动负荷时对应的N个制动总时间;
计算N个制动总时间的平均值;
将N个制动总时间与平均值进行比较,确定制动总时间大于平均值的目标动力车辆;
获取目标动力车辆开通斩波管的电压阈值,在预设的范围内提高电压阈值。
优选地,在预设的时长内,分别获取N节动力车辆导通斩波电阻消耗电制动负荷时对应的N个制动总时间,包括:
在预设的时长内,分别记录N节动力车辆每次导通斩波电阻消耗电制动负荷时对应的制动时间;
分别对记录的制动时间进行累加,获得N节动力车辆导通斩波电阻消耗电制动负荷时对应的N个制动总时间。
优选地,计算N个制动总时间的平均值,包括:
获取N个制动总时间,对N个制动总时间进行累加,获得列车制动时间;
将列车制动时间除以N,获得N个制动时间的平均值。
优选地,预设的范围为电压阈值的0.5%~3%。
一种列车电制动负荷分配的装置,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在预设的时长内,分别获取N节动力车辆导通斩波电阻消耗电制动负荷时对应的N个制动总时间;
计算平均值模块,用于计算N个制动总时间的平均值;
比较模块,用于将N个制动总时间与平均值进行比较,确定制动总时间大于平均值的目标动力车辆;
调整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动力车辆开通斩波管的电压阈值,在预设的范围内提高电压阈值。
优选地,计时模块包括:
动力车辆计时模块,用于在预设的时长内,分别记录N节动力车辆每次导通斩波电阻消耗电制动负荷时对应的制动时间;
累加模块,用于分别对记录的制动时间进行累加,获得N节动力车辆导通斩波电阻消耗电制动负荷时对应的N个制动总时间。
优选地,计算平均值模块包括:
列车计时模块,用于获取N个制动总时间,对N个制动总时间进行累加,获得列车制动时间;
平均模块,用于将列车制动时间除以N,获得N个制动时间的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38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ADSS通信光缆
- 下一篇:一种台阶孔结构的陶瓷插针坯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