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水酶法残渣中提取大豆膳食纤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7927.0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江连洲;李杨;齐宝坤;王中江;王胜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08 | 分类号: | A23L1/308;A23L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酶法 残渣 提取 大豆 膳食 纤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从水酶法残渣中提取水溶性和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大部分作为废料弃掉,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资源浪费极大,同时又造成环境污染。残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众多天然膳食纤维源中价廉质高的一种。因此研究开发优质的大豆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产业化生产,对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是十分有益的。
根据原料的成分与性质,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大致可分为5类:化学分离法、化学试剂-酶结合分离法、膜分离法、发酵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化学法也就是酸碱法,膳食纤维的得率不高且污染环境;酶法成本高,工艺较复杂;膜分离法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制备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来分离制备膳食纤维的方法,例如超滤、纳滤等;发酵法制备的膳食纤维生理活性明显增强但应用有局限性;超声辅助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空化效应以及其对作用物产生的机械作用,使待提取物更快地渗透到提取液中而提高提取效率。陈正宏等(2000)采用1N的盐酸调酸,使pH值3-5之间,80-100℃的热水处理后,再用1N的NaOH调pH值至中性,烘干粉碎后得到色泽较白,无腥臭味的大豆膳食纤维产品。汪勇等(2003)利用中性蛋白酶可以制得纤维含量在75%左右的膳食纤维产品。涂宗财等(2006)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对大豆膳食纤维进行改性研究,利用发酵法可提高SDF的含量达15%以上,而发酵处理后再在40MPa的压力下进行超高压均质即可将SDF含量提高到30%。潘利华等(2011)采用超声辅助酸溶碱沉法提取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效果优于酸碱法,但还是存在提取时间较长、提取效率低的缺点。现有的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提取技术存在着提取时间长、提取效率低、产品纯度较低、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从水酶法残渣中提取大豆膳食纤维的方法,达到降低成本、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从水酶法残渣中提取大豆膳食纤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大豆粉碎后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得到膨化物料,将膨化物料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后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残渣;(2)将步骤(1)得到的残渣干燥、粉碎后加水进行微波辅助酶法提取,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400-800W,微波时间10-30min,加水量与干燥残渣比例为20-40mL/g,纤维素酶添加量为干燥残渣质量的1-5%;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将滤渣分散到水中进行超高压均质和高温蒸煮,均质压力为40-140MPa,均质时间为1-5min,蒸煮温度为60-121℃,蒸煮时间为10-30min;然后离心分离得上清液和沉淀物,将上清液和滤液合并进行超滤处理,然后喷雾干燥得水溶性大豆膳食纤维;将沉淀物水洗、干燥、粉碎得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
所述的微波辅助酶法提取优选条件为:微波功率568W,微波时间23.8min,加水量与干燥残渣比例为31.85mL/g,纤维素酶添加量为干燥残渣质量的2.82%。
所述的超高压均质优选条件为:均质压力120MPa,均质时间3min。
所述的高温蒸煮优选条件为:蒸煮温度100℃,蒸煮时间20min。
本方法中微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和很高的热效率,在快速振动的微波电磁场中,细胞膜和细胞壁破裂使得膳食纤维释放出来;超高压均质的剪切作用和空穴爆炸作用使得膳食纤维的糖苷键断裂,部分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高温蒸煮过程中,水分子进入了膳食纤维分子的结晶区,使分子之间的键断裂,而释放部分的可溶性成分,提高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该方法具有所需的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总工艺路线图;
图2 是微波功率与纤维素酶添加量交互对SDF得率的响应面;
图3 是微波时间与液料比交互对SDF得率的响应面;
图4 是微波时间与纤维素酶添加量交互对SDF得率的响应面;
图5 是微波功率与微波时间交互对IDF得率的响应面;
图6 是微波功率与液料比交互对IDF得率的响应面;
图7 是微波功率与纤维素酶添加量交互对IDF得率的响应面;
图8 是均质压力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图9 是均质时间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7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米糠营养纤维食品
- 下一篇:一种万能瓶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