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汽车巡航控制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2547.4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5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冯超;万艳宽;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4 | 分类号: | B60W30/14;B60W40/09;B60W40/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赵百令;刘大玲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巡航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控制策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巡航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油价攀升以及石油资源的枯竭,节能低碳出行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新能源汽车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是缓解能源压力和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除了汽车的代步作用以外,更加追求了汽车的舒适性能,因此,新能源汽车也应当有与传统汽车相类似的定速巡航功能。
目前,传统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设置使驾驶员可以不必踩加速踏板,将车速设定在一个固定的速度上,让车辆准确地按照所设定的速度行驶,从而大大减轻长途驾车的疲劳,同时匀速行驶也可以减少燃油的消耗。而纯电动汽车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汽车巡航控制还处于传统发动机技术的扭矩闭环控制方法,但是传统的发动机电喷系统由于没有高转速的速度闭环控制方式,所以是通过记录进入巡航时刻扭矩和车速,逆向仿真出驾驶员踩下油门踏板的开度,通过模拟的油门踏板开度来实现定速巡航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和控制方案复杂,在控制方案制定后需要标定工作量较大。
因此,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巡航控制的方法及系统,降低控制方法和控制方案的复杂程度,减少控制方案制定后的标定工作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巡航控制的方法及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传统发动机技术的扭矩闭环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和控制方案复杂,在控制方案制定后需要标定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纯电动汽车巡航控制的方法,包括:
接收驾驶员发送的定速巡航请求;
当接收到有效定速巡航请求后,根据整车的传感器信号,判断整车状态是否满足定速巡航工况条件;
当所述整车状态允许进入定速巡航工况,且无其他不允许进入巡航工况的故障,则进入定速巡航工况,并记录下进入定速巡航工况时的电机转速;
控制电机控制器按照所述电机转速实现定速巡航。
其中,在进入定速巡航工况时,控制电机控制器按照所述电机转速实现定速巡航具体包括:
发送零扭矩模式指令至电机控制器,并等待所述电机控制器反馈力矩为0;
当所述反馈力矩为0时,所述整车控制器再发送转速模式指令至所述电机控制器,并将存储的电机转速发送给所述电机控制器;
所述电机控制器进入电机转速模式,获取电机转速指令控制电机按照所述电机转动运行。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信号包括:车速信号、油门踏板开度信号、制动踏板开度信号和档位位置信号。
优选的,所述定速巡航工况条件为:车速大于30km/h、制动踏板没有踩下和档位信号为D档。
优选的,在定速巡航过程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到加减速指令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车速信号转换为电机转速信号,计算当前所需的转速,并将所述转速指令发送至所述电机控制器。
优选的,当定速巡航工况条件不满足时,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零扭矩模式指令至所述电机控制器;
当所述电机控制器反馈给所述整车控制器扭矩为0时,所述整车控制器确定所述电机控制器退出电机转速模式,控制电机进入扭矩模式。
一种纯电动汽车巡航控制的系统,包括:
接收定速巡航请求及传感器信号的整车控制器;
与所述整车控制器信号相连,接收驾驶员发送的定速巡航请求的定速巡航按键;
与所述整车控制器信号相连,接收驾驶员各种操作的ABS控制器、油门踏板、制动踏板和换挡手柄;
与所述整车控制器信号相连,接收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的转速信号并控制电机工作的电机控制器。
优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整车控制器信号相连,按照驾驶员的行车需求进行加减速的加减速按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25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