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饮料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1693.7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庄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明川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04;A23L2/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饮料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饮料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饮料,是一种主要原料为天然植物的饮料,例如采用罗汉果作为主要原料的罗汉果饮料。
目前,现市面传统意义上采用罗汉果为主要原料的植物饮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新鲜的没有通过烘烤的罗汉果萃取浓缩液,通过此方法调配成凉茶饮料,因为中草药本身的苦涩味道,所以不能直接饮用,只能通过添加大量白砂糖或果葡糖作为辅助糖源。这些糖源含热量高,长期饮用极易令人发胖,三高病人、糖尿病人更不能饮用。另一种是采用烘干处理的罗汉果加工而成的,较前者相比,口感大有改进,但是由于干果受到高温长时间的烘烤,本身的营养成分严重损失,例如罗汉果本身含维生素C通常可达300-400mg/100g,但按传统加工成干果以后仅剩下24mg/100g,损失达9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饮料及制作方法,不需要添加传统的甜源,也可以保证一定甜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植物饮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记,包括:罗汉果40-80份、桑叶10-20份、杭白菊10-20份、山楂10-50份、桂圆10-30份、罗汉果甜甙1-2份。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记,该饮料有罗汉果60份、桑叶15份、杭白菊15份、山楂30份、桂圆20份、罗汉果甜甙1.5份。
优选的,所述的罗汉果固含量为50-52%。
优选的,在70℃,所述的桑叶、杭白菊、山楂、桂圆的婆美度均为14-16。
优选的,所述罗汉果包括:
将罗汉果鲜果在40-60℃下烘焙4-6天得到的罗汉果干果。
优选的,所述罗汉果甜甙包括:
在20-35℃温度范围内存放一年以上,经自然醇化之后的罗汉果甜甙。
一种植物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罗汉果干果、桑叶、杭白菊、山楂、桂圆和罗汉果甜甙,按照配方比例组成原材料;
优选的,将所述原材料中的罗汉果干果、桑叶、杭白菊、山楂、桂圆加水萃取,得到原料提取液;
对所述原料提取液进行过滤,得到初饮料;
将所述初饮料加入罗汉果甜甙调配成成品饮料。
优选的,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调配好的成品饮料进行真空罐装;
将罐装好的所述成品饮料进行灭菌。
优选的,所述组成原材料包括:
将罗汉果鲜果在40-60℃下烘焙4-6天,得到罗汉果干果原料。
优选的,所述组成原材料包括:
将罗汉果甜甙在20-35℃温度范围内存放一年以上,得到自然醇化的罗汉果甜甙。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的这种植物饮料及其制作方法,以罗汉果提取物-罗汉果甜甙为主要甜源,罗汉果甜甙清甜、鲜甘、无刺舌感,且含糖量很低,可替代传统凉茶饮料的白砂糖、果葡糖等主要糖源,可以很好的作为糖尿病人以及肥胖病人理想的健康饮品。
另外,通过低温电热烘焙技术处理后的罗汉果干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达83mg/100g,水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0.5%,相比现有技术,提高了罗汉果饮料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植物饮料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植物饮料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饮料,其中,按照组份比,由罗汉果40-80份、桑叶10-20份、杭白菊10-20份、山楂10-50份、桂圆10-30份、罗汉果甜甙1-2份组成。
优选的,该饮料由罗汉果60份、桑叶15份、杭白菊15份、山楂30份、桂圆20份、罗汉果甜甙1.5份组成。
其中,通过上述配方调配的饮料中,优选地,可以使罗汉果固含量为50-52%,在70℃,桑叶、杭白菊、山楂、桂圆的婆美度均为14-16。其中,罗汉果甜甙作为本饮料配方的甜源。优选地,作为甜源的罗汉果甜甙为在20-35℃存放一年以上,自然醇化之后而成。
源于天然罗汉果,通过自然醇化之后的罗汉果醇化后的罗汉果甜甙清甜、鲜甘,无刺舌感,气味香醇,是其他甜源无法比拟的,甜度是同等重量蔗糖的300倍。
配方中,罗汉果为通过低温电热烘焙技术处理的干果,烘焙温度为:40-60℃,烘焙时间为:4-6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明川,未经庄明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16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优先冷却的呼啦密封件
- 下一篇:一种营养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