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制备致密碳化硼基陶瓷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7777.5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7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光;江东亮;张景贤;林庆玲;陈忠明;黄政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563 | 分类号: | C04B35/563;C04B35/622;C04B35/63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制备 致密 碳化 陶瓷材料 方法 | ||
1.一种烧结制备致密碳化硼基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碳化硼粉体和烧结助剂充分混合,其中所述烧结助剂至少包括第一烧结助剂,所述第一烧结助剂为碳化铬粉体;以及对所得混合物进行成型处理、干燥处理、排胶处理和烧结处理得所述致密碳化硼基陶瓷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铬粉体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且相对于所述混合物的干料总重量,碳化铬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3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硼粉体的平均粒径为0.1-5μm,且相对于所述混合物的干料总重量,碳化硼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0-99wt%。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助剂还包括选自下述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第二烧结助剂,所述组包括碳源、硼、铝、硅、铁、氧化镁、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铬、氧化钇、氧化锆、碳化铍、碳化铝、碳化硅、碳化钛、碳化钒、碳化锆、碳化钨、硼化钛、硼化铬、硼化锆、镧系元素的氧化物、镧系元素的碳化物、镧系元素的硼化物、锕系元素的氧化物、锕系元素的碳化物和锕系元素的硼化物,其中所述碳源为晶态单质碳、无定形碳和/或能在排胶处理中转化为单质碳的含碳有机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烧结助剂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且相对于所述混合物的干料总重量,第二烧结助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wt%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搅拌混合或球磨混合将碳化硼粉体和烧结助剂充分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处理为干压-等静压成型、注浆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凝胶注模成型或流延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处理为:50-200℃的范围内烘干,或者通过喷雾造粒的方式得到粉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在多个温度段或温度点进行,且每个温度段或温度点干燥1-48h。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胶处理的参数为:排胶最高温度为500-1200℃,保温时间为30-600min,升温速率为1-2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压烧结处理的参数为:烧结方式为无压烧结,烧结温度为1950-2300℃,保温时间为30-600min,升温速率为1-100℃/min。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致密碳化硼基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碳化硼基陶瓷材料的致密度为9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7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于虚寒体质的简便治湿食品
- 下一篇:一种动态分配IP地址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