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多晶应变SiGe SOI BiCMOS集成器件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4311.3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鹤鸣;周春宇;宋建军;宣荣喜;胡辉勇;舒斌;戴显英;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7/12 | 分类号: | H01L27/12;H01L2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晶 应变 sige soi bicmos 集成 器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多晶、应变SiGe SOI BiCMOS集成器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的重要标志,而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则是半导体技术的关键。半导体产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其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除了技术本身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之外,还与它广泛的应用性有关。
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于1965年提出了“摩尔定律”,该定理指出:集成电路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约每18个月增加1倍,性能也提升1倍。多年来,世界半导体产业始终遵循着这条定律不断地向前发展,尤其是Si基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至今,全世界数以万亿美元的设备和技术投入,已使Si基工艺形成了非常强大的产业能力。2004年2月23日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克莱格·贝瑞特在东京举行的全球信息峰会上表示,摩尔定律将在未来15到20年依然有效,然而推动摩尔定律继续前进的技术动力是:不断缩小芯片的特征尺寸。目前,国外45nm技术已经进入规模生产阶段,32nm技术处在导入期,按照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ITRS,下一个节点是22nm。
不过,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继续发展,芯片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在Si芯片制造工业微型化进程中面临着材料物理属性,制造工艺技术,器件结构等 方面极限的挑战。比如当特征尺寸小于100nm以下时由于隧穿漏电流和可靠性等问题,传统的栅介质材料SiO2无法满足低功耗的要求;纳米器件的短沟道效应和窄沟道效应越发明显,严重影响了器件性能;传统的光刻技术无法满足日益缩小的光刻精度。因此传统Si基工艺器件越来越难以满足设计的需要。
为了满足半导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的研究人员在新结构、新材料以及新工艺方面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些新结构和新材料对器件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可以满足集成电路技术继续符合“摩尔定理”迅速发展的需要。
SOI(Silicon-On-Insulator,绝缘衬底上的硅)技术是在顶层硅和背衬底之间引入了一层埋氧化层。通过在绝缘体上形成半导体薄膜,SOI材料具有了体硅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实现了集成电路中元器件的介质隔离,彻底消除了体硅CMOS电路中的寄生闩锁效应;采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集成电路还具有寄生电容小、集成密度高、速度快、工艺简单、短沟道效应小及特别适用于低压低功耗电路等优势,因此可以说SOI将有可能成为深亚微米的低压、低功耗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此外,SOI材料还被用来制造MEMS光开关,如利用体硅机械加工技术。
因此,目前工业界在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尤其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时,仍然采用Si BiCMOS或者SiGe BiCMOS技术(Si BiCMOS为Si双极晶体管BJT+Si CMOS,SiGe BiCMOS为SiGe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Si CMOS)。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在一个衬底片上制备应变SiGe平面沟道PMOS器件、应变SiGe平面沟道NMOS器件和双极晶体管,构成平面BiCMOS集成器件,以实现器件与集成电路性能的最优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多晶、应变SiGe SOI BiCMOS集成器件,NMOS器件为应变SiGe平面沟道,PMOS器件为应变SiGe平面沟道,双极器件基区为SiGe材料。
进一步、PMOS器件导电沟道为应变SiGe材料,沿沟道方向为压应变。
进一步、PMOS器件采用量子阱结构。
进一步、器件衬底为SOI材料。
进一步、SiGe HBT器件的发射极和基极采用多晶硅接触。
进一步、其制备过程采用自对准工艺,并为全平面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多晶、应变SiGe SOI BiCMOS集成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氧化层厚度为150~400nm,上层Si厚度为100~150nm,N型掺杂浓度为1×1016~1×1017cm-3的SOI衬底片;
第二步、利用化学汽相淀积(CVD)的方法,在600~750℃,在衬底上生长一层厚度为50~100nm的N型Si外延层,作为集电区,该层掺杂浓度为1×1016~1×1017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4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人员定位的方法
- 下一篇:激光传导装置及激光器自动保护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