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缸外燃烧室高压燃气常规压燃气二步作功柴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9126.6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明 |
主分类号: | F02B75/26 | 分类号: | F02B75/26;F02B23/00;F02M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缸 燃烧室 高压 燃气 常规 二步作功 柴油机 | ||
技术领域:柴油机制造研发领域.
背景技术:
柴油机自问世一百多年来作功形式上结构上没有变动只是现在制造得精制些,经国内国外专利检索未见到有与本技术方案类似的信息。
发明内容:
现在柴油机是一种常规设备研发设计上技术较成熟但是在现有四冲程柴油机结构格局下几项重要指标处于对立中,例如在同样的金属材料同样的制造加工工艺、压缩比大(26∶1)较省油排放气体也更清洁但大修期较短,压缩比小些(15.5∶1)大修期较长可达一两万小时(标准负荷)但耗油比前者大、直喷柴油机为了把活塞做得轻便些能降低机械力损也能有较高转速、有意放长喷油期间(喷油都是上止点前10°喷完时间比涡流柴油机晚)就是说有一小段高压能没能用上。
本技术方案1、要利用上高压缩比产生的高压能量2、要把现在普通柴油机笨重的各部件包括曲轴、活塞制造成相当于涡轮增压气油机的轻便成度并力求增压气油机的高动力性和较高转速,
首先高压燃气和常规压燃气需分开作功、加设外燃烧室(10)加设副汽缸(16)让燃烧室(10)刚喷油爆发的燃气推动副汽缸(16)中副活塞(17)顶柱塞(19)制造液压能作功、是无曲轴直线往复动作、它不怕压力高、是膨胀作功、作功后燃气当量存在、燃气压力变低、当适合曲轴、活塞作功的压力时再让其燃气进汽缸作功、这需要特别的气门或阀,经多年实验我认为以活塞上加设阀塞(14)(曲轴转一周开闭一次)与副气门(11)(曲轴转两周开闭一次)并用效果最佳,阀塞(14)与塞孔(15)有0.1-0.15毫米间隙会有少量漏燃气但能适应高压燃气的开与关、压缩冲程末还必需有副气门(11)的辅助、阀塞(14)在这个节点是无效的,
本技术方案是用一台相当于增压汽油机撑重程度的普通柴油机所有的各部件并对其部件中的活塞、气缸盖作有加设重制、活塞上平面上加设有阀塞(14)、气缸盖上有原机的吸气门(8)、排气门(7)及原机的气门正时驱动装置、并去掉了气缸内燃烧室、加设了气缸外燃烧室(10)和副汽缸(16)的总成、副汽缸(16)与燃烧室(10)相通、汽缸盖上还加设了塞孔(15)副气门(11)副气门通道(31)副气门正时驱动凸轮轴(13)该凸轮轴与曲轴是2∶1正时关系、曲轴转二周该凸轮轴(13)转一周,
具体运转情形请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各冲程运转情节详细情形和附图及标记,
本机与普通柴油机在同等量耗油时仅第二步作功的动力能量与普通柴油机的动力能量相同、本机的第一步作功所得能量又大得意外,
四缸、汽缸直径81毫米、冲程86毫米的二步作功柴油机、第一步作功膨胀容积7%仅第一步作功能得到21马力的动力(本文后段有详细数据)这是本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
附图说明:
图1.加设重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汽缸盖底面的仰视示意图.
图3.活塞(2)和阀塞(14)的上平面的俯视图.
图4.加设重制部分及第一步作功结构示意图.
图5.副气缸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液压缓冲器(23)结构示意图.
图7.主液压变压器(25)结构示意图.(副液压变压器(26)结构与此相同)
图8.9.液压变压器换向阀示意图.
图10.恒定液压控制阀(88)(89)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缸壁阀结构示意图.
图12.缸壁阀结构中活塞(102)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汽缸. 2.活塞. 3.汽缸体平面. 4.汽缸盖底平面.
5.排气道. 6.进气道. 7.排气门. 8.吸气门.
9高压喷嘴. 10.燃烧室. 11.副气门. 12.副气门坐.
13.副气门正时凸轮轴. 14.阀塞. 15.塞孔.
16.副汽缸. 17.副活塞. 18.柱塞套.
19.柱塞. 20.高压出油阀. 21.低压进油阀.
22.去往缓冲器的油管. 23.液压缓冲器.
24.去往两个变压器的高压油管. 25.主液压变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明,未经陈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