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频的车型判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6047.3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宋焕生;杨媛;李文敏;付洋;刘雪琴;杨孟拓;张辉;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6K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频 车型 判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频的车型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机动车辆的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由此带来了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环境恶化、收费制式混乱、交通管理落后等交通问题,从而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就应运而生。智能化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车辆类型判别,简称为车型判别,作为ITS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打击盗窃车辆、规范交通秩序、大型停车场管理、高速公路自动计费、交通流量统计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准确判别车型仍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人们在不断探索着简单、方便、快速的识别方法。
到目前为上,已形成了以利用红外线、环形线圈和雷达等传感器为手段的一系列车型判别分类方法。这些方法原理简单,物理概念清晰明确,实现起来较容易。但也存在硬件系统较复杂,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故具有故障率较高、维修不便等缺陷,在实际使用中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频的车型判别方法,该方法可以对视频范围内所有车辆类型实现实时、可靠的判别。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视频的车型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列步骤实施:
步骤一,在视频序列图像中,在垂直于车道线方向上手动设置两个虚拟线圈,将车辆通过两个虚拟线圈时的视频图像进行二值化;采用一种已知的摄像机几何标定方法,得到图像像素行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映射关系,即映射表。从而可得出两个虚拟线圈之间的实际距离。
步骤二,当车尾通过两个虚拟线圈时,分别记录下两个时间帧,从而得到车辆通过虚拟线圈所用时间。再结合步骤一中得出的两个线圈间的距离,可求出车辆通过虚拟线圈时的平均速度。
步骤三,在两个虚拟线圈之间设置一条固定标记线,分别记下车头以及车尾经过该固定位置时的时间帧,从而得到车辆通过该标记线时(此时车辆正好走过一个车长距离)所用时间。再结合步骤二中所求速度,即可求出车辆长度。
步骤四,利用车辆长度即可对其类型进行判别。
本发明的基于视频的车型判别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对视频范围内所有车辆类型进行识别,不受环境限制,能够对车辆类型进行实时、可靠的判别。并且易于实现、准确性较高,很适合于实时判别车辆类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不同类型的车辆经过同一路段。
图2为视频图像中的虚拟线圈示意图。
图3是小车和大车经过固定标记线时的二值化效果图。其中,图3(a)中两幅图为小车经过固定标记线时的二值化效果图,图3(b)中两幅图为大车经过固定标记线时的二值化效果图。
图4为车型判别流程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基于视频的车型判别方法,利用视频检测以及图像处理的相关技术,求出车辆长度,从而对车辆类型进行实时,可靠的判别。具体按下列步骤进行:
步骤一,在视频序列图像中,在垂直于车道线方向上手动设置两个虚拟线圈,如图2所示。将车辆通过两个虚拟线圈时的视频图像进行二值化;采用一种已知的摄像机几何标定方法(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线性模型下的摄像机几何标定方法”(公开(公告)号:CN102222332A),得到图像中像素行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映射关系,即映射表,根据该映射表,可以求出两个虚拟线圈之间的实际长度M。
步骤二,当车尾通过第一个虚拟线圈时,记下当前图像帧数N1;当车尾通过第二个虚拟线圈时,记下当前图像帧数N2。由于播放25帧视频图像所用时间为1秒,可知车辆通过两个虚拟线圈所用时间为:t0=(N2-N1)/25秒。因此,可以求出车辆通过两个虚拟线圈时的平均速度为:v=M/t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煅烧脱硫石膏墙体抹灰干混砂浆
- 下一篇:一种聚偏氟乙烯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