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226.3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朴俊哲;尹民在;李武祯;洪卿敏;田在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和承素材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23/20;C08L23/12;C08L91/00;C08K5/14;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弹性体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使玻璃滑槽和内侧带(inner-belt)连接的接合物(joint)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背景技术
密封条通常用于密封车身和其门框之间的空间,以阻隔外部混杂物的渗入、降低高速时的风噪声、防止车门震动、以及用于各种其他目的。典型的密封条类型包括安装在门身和车辆之间的车身/车门密封条、使上下移动的车玻璃的外周缘密封的玻璃滑槽、内侧带和外侧带(outer-belt)。
密封条由有弹性且耐用的材料形成,以保持优异的密封性能。密封条通常由乙烯-丙烯-二烯单体(EPDM)合成橡胶、乙烯-丙烯单体(EPM)合成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形成。具体而言,高弹性的EPDM广泛用于传统领域,以提高密封条的密封性能。近来,由于热塑性橡胶的弹性改进以及密封条的设计/形状进步,热塑性橡胶密封条的使用日益增加。
通常来说,玻璃滑槽和内侧带是分别制造的,然后在门的装配过程中组装在一起。就这一点而言,两个部件之间在其各自的接触面处形成窄缝或间隙,这可能使高速时的风噪声增大,致使车内的噪声水平增加。该装配过程具有多个缺点。例如,装配过程通常需要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例如粘合剂或底漆,以连接玻璃滑槽和内侧带。另一个缺点是,待装配组件中制造缺陷的存在例如玻璃滑槽中毛刺的存在,造成因不能制备令人满意的接合物而令组件必须丢弃,其实质上使车辆生产的成本增加。
因此,在该领域中对于克服传统领域的上述缺点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存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通过使玻璃滑槽和内侧带一体注塑而用于制造连接玻璃滑槽和内侧带的接合物。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可以通过使玻璃滑槽和内侧带一体注塑而有效用于制造将玻璃滑槽和内侧带连接的接合物,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括:80~90重量份的乙烯丙烯二烯单体(EPDM);30~50重量份的聚丁烯(PB);30~40重量份的聚丙烯(PP);110~130重量份的石蜡油;0.7~0.9重量份的过氧化物交联剂;和0.5~0.8重量份的抗氧化剂。
与常规技术的乙烯丙烯二烯单体(EPDM)橡胶材料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由环境友好的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具有许多优点,包括:可加工性(流动性)高,使其有效用于注塑;与由EPDM材料形成的玻璃滑槽以及由热塑性橡胶形成的内侧带的相容性优异;粘附力高,从而即使在成型之后也不会因外力而分离;以及例如变色和变形的外部缺陷低。此外,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因其与玻璃滑槽和内侧带的高粘附力而具有优异的密封性,由此降低高速时的风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以用作连接玻璃滑槽和内侧带的接合物,从而使玻璃滑道和内侧带可以一体注塑。因此,包含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质量可得到改进。另外,由于未使用例如粘附剂或底漆的化学品,该产品是环境友好的。而且,通过使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减少毛刺和缺陷产品,由此显著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其实施例在下文加以描述。尽管将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本说明书无意于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不仅要涵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还要涵盖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替代形式、修改、等效形式和其他实施方式。
应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他类似术语包括通常的机动车,例如,包括多功能运动车(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务车的客车,包括各种船只和船舶的水运工具,飞行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电动车、插入式混合电动车、氢动力车和其他替代燃料车(例如,来源于石油以外的资源的燃料)。如本文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是具有两种或更多种动力源的车辆,例如,具有汽油动力和电动力的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和承素材,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和承素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