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刹车动能回收比例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8923.5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韩尔樑;肖育波;何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8 | 分类号: | B60L7/18;B60L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王宝筠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刹车 动能 回收 比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增加刹车动能回收比例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和使用量也不断增加,加上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大量气候性灾难,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能源和环境问题促使了新能源、节能环保产品的发展。混合动力车利用两种能源驱动,可以节约汽油、减少二氧化碳和废气的排放,是交通方面节能减排的重要解决方法,其节能和环保优势在城市里表现最为突出,但是在城市工况下,车辆需要频繁起动和制动,最大限度利用混合动力车中的刹车动能回收功能,将对混合动力车的节能效果做出很大的贡献。
在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车对刹车动能回收的主要方式是,在刹车踏板受到压力时,刹车系统会产生制动压力,进一步作用在车轮上产生制动力矩,同时,混合动力车的电机具有提供负扭矩的功能,为车辆提供制动力矩,参与制动,并进入发电模式,也就是通过车辆对电机的机械传动,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输出到电池上进行储存,实现对刹车动能的回收。另外,当松开加速踏板且带档滑行时,电机也施加一定的制动力矩产生制动作用,并发电以回收车辆动能。
但是,在刹车踏板受到压力时,刹车系统产生制动压力,提供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矩进行制动,消耗车辆动能,所以电机辅助刹车同时发电的过程,只能回收比较小的一部分动能,存在着刹车动能回收比例较低的问题。另外,当驾驶员松开加速踏板且带档滑行时,电机参与刹车动能回收的过程,将使车辆失去一段减速区间,不利于驾驶员控制车速,且这部分的刹车动能大小是不可控制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刹车动能回收比例的方法及系统,在车辆刹车过程中提高刹车动能回收比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加刹车动能回收比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得刹车踏板位移信号;
根据所述刹车踏板位移信号,确定刹车踏板的行程;
如果所述行程大于第一行程并且小于第三行程,则驱动电机执行电动刹车操作;
如果所述行程大于第二行程,则驱动刹车系统执行机械刹车操作,并驱动电机执行电动刹车操作。
相应的,所述获得刹车踏板位移信号包括:
当刹车踏板被踩下时,通过刹车踏板位移传感器,获得刹车踏板位移信号。
相应的,所述驱动电机执行电动刹车操作包括:
驱动所述电机提供作用在车轮上的第一制动力矩进行制动,并使所述电机进入发电模式以回收刹车动能。
相应的,所述驱动刹车系统执行机械刹车操作包括:
驱动所述刹车系统产生制动压力;
所述刹车系统将所述制动压力转化为作用在车轮上的第二制动力矩进行制动。
相应的,所述电机提供作用在车轮上的第一制动力矩大小与踏板深度存在对应关系。
所述对应关系是通过标定的方式确定的。
一种增加刹车动能回收比例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刹车踏板位移信号;
行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刹车踏板位移信号,确定刹车踏板的行程;
第一驱动单元,用于如果刹车踏板的行程大于第一行程并且小于第三行程,或刹车踏板的行程大于第二行程时,驱动电机执行电动刹车操作;
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如果刹车踏板的行程大于第二行程时,驱动刹车系统执行机械刹车操作。
相应的,所述信号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当刹车踏板被踩下时,通过刹车踏板位移传感器,获得刹车踏板位移信号。
相应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具体用于驱动所述电机提供作用在车轮上的第一制动力矩进行制动,并使所述电机进入发电模式以回收刹车动能。
相应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具体用于驱动所述刹车系统产生制动压力,进一步使所述刹车系统将所述制动压力转化为作用在车轮上的第二制动力矩进行制动。
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直驱式抽油机
- 下一篇:一种制备角蒿酯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