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多窗口应用图形并行更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4661.7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9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勇;姜艳;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F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窗口 应用 图形 并行 更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嵌入式多窗口应用图形并行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嵌入式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终端正由传统的娱乐中心转向集公共广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家庭多媒体信息平台,多应用的盛行促使电视终端图形系统必须支持多窗口并行显示技术。特别是一些如游戏、信息类应用,需要频繁地对屏幕显示进行更新操作。另外,不同于手机、PDA等低分辨率设备,电视终端的图形分辨率较高,多为1280x720、1920x1080。为满足多窗口并行显示、频繁刷新和高分辨率的需求,必须对嵌入式电视终端有限的图形处理性能进行优化。
在现有技术中,当应用更新窗口时,首先锁定整个屏幕区域,然后更新窗口内容,最后释放锁定。这种方法没有考虑窗口位置和大小信息,当一个应用锁定整个屏幕时,其他应用无法对屏幕进行操作。但是,在多窗口应用下,并不是所有的应用窗口都覆盖整个屏幕,有可能两个应用的窗口在屏幕上没有相交部分,没有必要分别锁定、更新。这种方法没有考虑窗口信息而盲目锁定整个屏幕,导致其他应用更新阻塞,增大了等待时间,降低了系统的并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窗口应用的图形并行更新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应用的窗口信息将整个屏幕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并计算所述子区域的重叠度(degree of overlap);当更新应用窗口时,根据所述子区域的重叠度信息分步更新所述应用窗口对应子区域的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减少应用间窗口更新所需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多窗口应用的图形并行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多窗口应用的图形并行更新方法的屏幕划分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多窗口应用示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窗口更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多窗口应用的图形并行更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101-102:
在步骤101,根据多个应用的窗口信息将整个屏幕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并计算所述子区域的重叠度。
具体地,嵌入式电视终端设备在多个应用加入时,根据所有应用的窗口信息,例如窗口位置和窗口大小信息将整个显示屏幕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并计算上述多个子区域的重叠度信息。上述重叠度是指多个子区域中的其中一个子区域所覆盖的应用窗口数目。另外,当有新的应用加入或退出时,则重新划分并计算屏幕的子区域信息。
以下针对子区域的重叠度进行定义:假设有n个应用,分别对应于n个窗口w1,w2,……,wn,记集合W(1)={w1,w2,…,wn}。对于屏幕上任意子区间V,集合W(1)中存在l个应用窗口wi1,wi2,……,wil覆盖区间V,则称l为区间V的重叠度。
以下结合图2,针对上述屏幕区域划分的具体算法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在步骤200,设W(K)为所有应用窗口构成的集合,其中K=1。在步骤201,根据窗口集合W(K)中各窗口两两之间的关系,若两者之间存在重叠区域,则计算出任意两个区间的重叠区域,重叠区域构成的集合记为W(K+1),W(k+1)={wij|wij∈wi,wij∈wj}。在步骤202,判断集合W(K+1)中的窗口个数是否大小1。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10,令K=k+1,返回到步骤201;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203。以此类推,继续计算W(K+2)、W(K+3)、……中的重叠区域,直至为空。在步骤203,根据窗口集合W(K)、W(K+1),……,将整个屏幕区域进行划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