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3864.6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木仓崇晴;山崎义畅;柿原裕介;兼田健介;伊藤奖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0 | 分类号: | F16H61/00;F16H59/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冬梅;郑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驱动 装置 | ||
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具有在规定的停止条件下自动停止而在规定的起动条件下自动地再起动的发动机,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包括:
摩擦接合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中,所述摩擦接合机构通过使液压活塞向接合方向移动而将摩擦板变成接合状态,且通过使所述液压活塞向分离方向移动而解除所述摩擦板的接合状态;
油泵,其由所述发动机驱动,且将使所述液压活塞向接合方向和分离方向移动的工作油供给到所述摩擦接合机构;
施力装置,其对所述液压活塞向接合方向施力,且设置于所述摩擦接合机构,从而在使所述油泵停止的发动机停止时,将所述摩擦接合机构保持为滑移状态或联接状态;以及
输入离合器,其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基于驾驶员的选择操作,所述输入离合器被切换到将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切断的分离状态和将所述动力传递路径连接的联接状态,其中
在选择操作到中立位置时,通过将所述输入离合器切换为分离状态,即使在使所述摩擦接合机构成为滑移状态或联接状态的发动机停止时,也能将所述发动机和所述驱动轮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离合器为啮合离合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离合器具有电磁驱动部,所述输入离合器在所述电磁驱动部通电时被切换为将所述动力传递路径连接的联接状态,且在所述电磁驱动部非通电时被切换为将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切断的分离状态;
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还包括:
输入离合器控制装置,所述输入离合器控制装置设置成基于驾驶员的选择操作,将所述电磁驱动部控制为通电状态和非通电状态,其中
在对起动开关进行接通操作的车辆起动状态下,在选择操作到中立位置时,通过由所述输入离合器控制装置使所述电磁驱动部变成非通电状态,来将所述输入离合器切换为分离状态,
在对所述起动开关进行断开操作的车辆停止状态下,通过所述起动开关的断开操作使所述电磁驱动部变成非通电状态,来将所述输入离合器切换为分离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具有手动操作部,所述手动操作部在向驱动轮传递动力时被操作到行驶档位,在切断对所述驱动轮的动力传递时被操作到非行驶档位,
所述啮合离合器连结到所述手动操作部,在所述摩擦接合机构成为滑移状态或联接状态的发动机停止时,在由驾驶员选择了非行驶档位时,通过所述啮合离合器将所述发动机和所述驱动轮断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啮合离合器具有驱动啮合部件和与所述驱动啮合部件对向的从动啮合部件,并且具有与所述手动操作部联动而将所述从动啮合部件推到所述驱动啮合部件侧的杆部件,
所述杆部件具有前端部件和经由弹性部件同轴地配置于所述前端部件的基端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在选择了行驶档位的前进行驶档位时,所述杆部件被推到与所述从动啮合部件接触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啮合离合器具有驱动啮合部件和与所述驱动啮合部件对向的从动啮合部件,对所述从动啮合部件向所述驱动啮合部件方向施力的联接油腔被划分于所述从动啮合部件的背面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在选择了行驶档位的后退行驶档位时,所述联接油腔被供给工作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在选择了行驶档位的前进行驶档位时,所述联接油腔被供给工作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啮合离合器具有经由花键结合部连结于所述从动啮合部件的外周部的鼓部件,
在所述从动啮合部件和所述鼓部件之间安装有一对油封,所述一对油封分别位于所述花键结合部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
所述联接油腔以所述一对油封为界划分于所述从动啮合部件和所述鼓部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38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