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鳍片组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4930.1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接 结构 具有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指一种鳍片组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以往的散热器除了通过铝挤成型方式外,也有利用复数金属片所构成的鳍片叠置成一鳍片组后,再经由焊料粘结、或利用沟槽夹置的方式等,以将鳍片组结合于一导热基座上。而众所周知,一般铝挤成型的散热器因铝挤制程的限制,造成散热器上的鳍片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各鳍片间的间距也必须具有一定的间隙,故无法在相同单位下以扩增鳍片数量的方式来增加鳍片的散热面积;而以金属片堆叠后所构成的鳍片组,由于各鳍片通过金属片下料冲制而成,故其鳍片厚度相对薄上许多,且各鳍片间的间距可更为紧邻,因而能在相同单位下增加更多的鳍片数量,所以在散热效率上会较铝挤型为佳。
然而,一般鳍片堆叠式的散热器,在组装上也较铝挤成型的散热器更为不便。盖因鳍片组装于散热器的导热基座上时,不是通过焊料的粘结、就是以沟槽嵌固鳍片下侧缘,而使鳍片能竖立设于导热基座上;其中的焊料方式主要容易造成污染或影响产品外观等,而沟槽嵌固方式则是必须进一步通过治具组装,造成组装步骤较多、且沟槽的设计也容易影响到各鳍片的间距的密集度,因为若各鳍片的间距不足时,也无法提供治具伸入各鳍片间对沟槽施予外力变形而造成组装上的困难等。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是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鳍片组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散热器,其通过结构上的配合而达到使鳍片组接一体的目的,不仅可以应用于散热器上,同时也可配合任何物件表面有散热或吸热需求者,都能便于将复数鳍片快速且密集地组接至该物件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鳍片组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散热器,其除了可达到上述方便、快速组装的目之外,更提供了各鳍片间互通的气流通道,使各鳍片在热交换上可均匀其温度的传递效果,且不论应用于散热或吸热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鳍片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物件,具有一表面,该表面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复数嵌肋;以及
复数鳍片,都具有一侧缘以接触于该表面上,且各该鳍片沿其侧缘开设有相对应的复数嵌孔,各该鳍片以其嵌孔紧配合于所述的这些嵌肋上;
其中,各该鳍片上的各该嵌孔间开设有气孔,以作为各该鳍片间互通的气流通道。
所述嵌肋在断面上呈上宽下窄的形状。
所述嵌肋包含一由该物件的所述表面突伸而出的颈部、以及一连接于该颈部上的端部,而所述嵌孔具有配合该颈部的剖沟、以及配合该端部的端孔。
所述端部比所述颈部宽。
所述端孔比所述剖沟宽。
所述端部与所述端孔的断面形状呈圆形。
所述端部与所述端孔的断面形状呈矩形。
所述端部与所述端孔的断面形状呈倒梯形。
各该鳍片上都设有一个缺口,且各该鳍片的侧缘都形成于该缺口内缘。
该物件的所述表面的两个相对侧分别延伸一个侧翼,所述的侧翼嵌入该缺口内。
各该鳍片的侧缘上进一步设有外翻的间隔部,所述的间隔部并接触于该物件的所述表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热基座,具有一表面,该表面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复数嵌肋;以及
复数鳍片,都具有一侧缘以接触于该表面上,且各该鳍片沿其侧缘开设有相对应的复数嵌孔,各该鳍片以其嵌孔紧配合于所述的这些嵌肋上;
其中,各该鳍片上的各该嵌孔间开设有气孔,以作为各该鳍片间互通的气流通道。
所述嵌肋于断面上呈上宽下窄的形状。
所述嵌肋包含一由该导热基座的所述表面突伸而出的颈部、以及一连接于该颈部上的端部,而所述嵌孔具有配合该颈部的剖沟、以及配合该端部的端孔。
所述端部比所述颈部宽。
所述端孔比所述剖沟宽。
所述端部与所述端孔的断面形状呈圆形。
所述端部与所述端孔的断面形状呈矩形。
所述端部与所述端孔的断面形状呈倒梯形。
各该鳍片上都设有一个缺口,且各该鳍片的侧缘都形成于该缺口内缘。
该导热基座的所述表面的两个相对侧分别延伸一个侧翼,所述的侧翼嵌入该缺口内。
各该鳍片的侧缘上进一步设有外翻的间隔部,并接触于该导热基座的所述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4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水冷系统
- 下一篇:模块式锂电池化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