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压集成电路的金属绝缘栅场效应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3756.8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0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锋;祝靖;韩佃香;钱钦松;陆生礼;时龙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10;H01L29/423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41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压 集成电路 金属 绝缘 场效应 结构 | ||
1.一种用于高压集成电路的金属绝缘栅场效应管结构,包括:P型衬底(1),在P型衬底(1)的左上表面设置有P型埋层(4)和深N型阱区(3),在P型衬底(1)、深N型阱区(3)和P型埋层(4)的上表面设置有P型外延层(5),在P型埋层(4)上设有P型隔离阱区(9),在深N型阱区(3)上设有高压N型阱区(6)且高压N型阱区(6)延伸并进入P型衬底(1)的上方区域,在高压N型阱区(6)内设有漏端N型缓冲区(8),在P型隔离阱区(9)与高压N型阱区(6)之间设有N型隔离阱区(7)及P型背栅区(10),并且,N型隔离阱区(7)的一个边界与P型隔离阱区(9)相接触,P型背栅区(10)的一个边界与高压N型阱区(6)相接触,N型隔离阱区(7)的另一个边界与P型背栅区(10)的另一个边界相接触,在P型隔离阱区(9)内设置有P型隔离接触区(17),在P型背栅区(10)内设有P型背栅接触区(18)及N型源区(19),在漏端N型缓冲区(8)内设有N型漏区(20),在P型背栅区(10)与高压N型阱区(6)的公共边界上设有栅氧化层(15),在P型隔离阱区(9)、N型隔离阱区(7)、P型背栅区(10)及高压N型阱区(6)上方的P型隔离接触区(17)、P型背栅接触区(18)、N型源区(19)、栅氧化层(15)及N型漏区(20)上方以外的区域设有场氧化层(13),在栅氧化层(15)上设有多晶硅栅(16)且多晶硅栅(16)延伸至高压N型阱区(6)上方的场氧化层上方,在场氧化层(13)及多晶硅栅(16)上设有介质隔离氧化层(21),在P型隔离接触区(17)和N型漏区(20)上分别连接有P型隔离区金属连线(22)和漏极金属连线(25),其特征在于,在P型背栅区(10)的下方设有N型埋层(2),所述N型埋层(2)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分别与N型隔离阱区(7)、高压N型阱区(6)连接,在P型背栅接触区(18)与N型源区(19)之间设有第一源端N型缓冲层(11),在第一源端N型缓冲层(11)上方设有第一薄场氧化层(11'),在N型源区(19)与栅氧化层(15)之间设有第二源端N型缓冲层(12),在第二源端N型缓冲层(12)上方设有第二薄场氧化层(12'),在P型背栅接触区(18)和N型源区(19)上分别连接有P型背栅极金属连线(23)和源极金属连线(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集成电路的金属绝缘栅场效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N型埋层(2)右端延伸至超过高压N型阱区(6)的左下端0.5-3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37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渣重熔含钛板坯的重熔渣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炉冶炼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