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田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4601.1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7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洲;卢桂鲜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37/4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田 除草 组合 及其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小麦田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剂。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我国常年种植面积3000多万公顷,仅次于水稻种植面积。我国大部分小麦田历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草害发生,草害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55%以上,其中严重危害面积占28%,损失产量占小麦总产量的15%。因此,国内小麦田除草剂的使用比例几乎达到100%。
麦草畏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对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有显著防除效果,禾本科植物吸收后能很快的进行代谢分解使之失效,故表现较强的抗药性,对小麦、玉米、谷子、水稻等禾本科作物比较安全。麦草畏在土壤中经微生物较快分解后消失,用后一般24h阔叶杂草即会出现畸形卷曲症状,15-20d死亡。但是,小麦田杂草是以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要杂草混杂生长,而麦草畏只能防除阔叶杂草,对雀麦、野燕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无效。为了全方面保护小麦免受杂草危害,需要使用多种除草剂,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各除草剂之间拮抗的风险,而且增加了用药量,增加了成本,危害环境及后茬作物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田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剂,使得本发明组合物及其制剂能够同时防除节节麦、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以及阔叶杂草,并对防除节节麦、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具有增效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田除草组合物,由啶磺草胺和麦草畏组成,所述啶磺草胺和麦草畏的质量比为1∶10-20,优选为1∶11-17,更优选为1∶13。
麦草畏,化学名称为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属激素类苯氧羧酸除草剂。麦草畏用于苗后喷雾,药剂能很快被杂草的叶、茎、根吸收,通过韧皮部向上、下传导,多集中在分生组织及代谢活动旺盛的部位,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动,从而使其死亡。用于防除芦笋、玉米、高粱、小麦、甘蔗等作物田中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例如猪秧草、荞麦蔓、藜、牛繁缕、大巢菜、播娘蒿、苍耳、薄朔草、田旋花、问荆、鲤肠等。
啶磺草胺,属于磺酰胺类内吸传导型、选择性冬小麦田苗后除草剂,杀草谱广、除草活性高、药效作用快。其作用机理为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抑制剂,经由杂草叶片、鞘部、茎部或根部吸收,在生长点积累,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合成,导致无法合成支链氨基酸,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影响杂草细胞分裂,造成杂草停止生长,然后死亡。可有效防除麦田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雀麦、野燕麦、婆婆纳、播娘蒿、荠菜、繁缕、米瓦罐、稻槎菜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并可有效抑制早熟禾、泽漆等杂草。
不同除草剂活性组分混合后各活性成分由于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的差异,使得各活性成分之间的联合作用通常表示为增效作用、相加作用或拮抗作用。所谓增效作用就是不同物质间的相互协作作用,其产生的效果大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而相加作用就是其产生的效果等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拮抗作用是指两种物质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一种物质干扰另一种物质的效果,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效果,使总体效果下降的现象。
本发明按照孙云沛(Sun Y-P)法,计算共毒系数评价啶磺草胺和麦草畏混用效果,结果显示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二者的混合使用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此外,本发明分别对所述除草组合物以及除草组合物中各单一活性成分进行了杂草防治试验,并且所述除草组合物中各活性成分用量小于单一使用此活性成分的用量,结果显示,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的防效比单一使用活性成分的防效高,表明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中各活性成分无交叉抗性,防治效果具有增效作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除草剂,由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和农药制剂上可以接受的辅料组成,所述除草组合物占所述除草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90%,优选为2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烧碎石形凹凸棒耐火陶粒
- 下一篇:一种黄金尾矿粉陶粒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