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阻尼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2162.6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赖亮庆;苏正涛;王景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27/51 | 分类号: | B64C27/51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阻尼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层剪切粘弹性阻尼器技术领域,涉及对直升机旋翼板式阻尼器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直升机旋翼系统中均采用减振装置,即阻尼器,是旋翼系统中的关键功能构件,可以降低直升机桨叶的振动,提高桨叶寿命,避免地面共振和空中共振的发生,共振直接影响直升机的安全性,严重时可导致直升机解体。
美国专利US3842945提出两种板式粘弹性阻尼器,其中一种是由三层刚性金属板和两层阻尼弹性体构成,其成型与安装较为复杂。另一种是由五块刚性金属板和四层阻尼弹性体构成,其中间两块橡胶层为平行块状,而两侧外面的两块橡胶层为凹向中间的弧形轮廓,也就是说两侧外金属板和两块次中间金属板均有弧型面。其缺点是:第一、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第二、横向尺寸大,五块刚性金属板通过两侧的连接螺栓组件相互连接,增加了横向尺寸,使安装空间增大。第三、没有过载限位设计,这将会在过载情况下发生安全隐患。第四、由于橡胶层与金属板通过硫化粘接成一体的,硫化成型模具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用于直升机旋翼系统的、便于加工、成本低、安装空间小、具有过载限位能力、成型容易的板式阻尼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板式阻尼器包括五块刚性板和位于五块刚性板之间的四块夹层板,五块刚性板从左到右分别是:左外板、左次中板、正中板、右次中板、右外板,左外板、正中板和右外板三板重叠,左次中板和右次中板两板重叠,左外板、正中板和右外板的板身与左次中板和右次中板的板身重叠,左外板、正中板和右外板的板头位于板身的下部,左次中板和右次中板的板头位于板身的上部,四层夹层板分别位于左外板与左次中板的板身、左次中板与正中板的板身、正中板与右次中板的板身和右次中板与右外板的板身之间;由左外板、正中板、右外板的板头共同构成阻尼器的下连接端,由左次中板和右次中板的板头共同构成阻尼器的上连接端;在左外板、正中板和右外板的板头上各有3个下连接端销孔,位置对应的下连接端销孔同轴;在左次中板和右次中板的板头各有3个上连接端销孔,位置对应的上连接端销孔同轴;在与夹层板接触的左外板、左次中板、正中板、右次中板和右外板的板身表面上加工有与金属板外形尺寸相同的凹槽,每块夹层板的金属板分别嵌入与其接触的刚性板的板身凹槽中;在五块刚性板的板身中心有上下伸展的、贯通板身的长槽,在四块夹层板上与上述长槽对应的位置也有尺寸相同的、贯通夹层板的长槽;有一个由左压板、右压板和两个压紧螺栓组件组成的压紧限位机构;左压板和右压板的结构相同,左压板压在左外板的外表面,右压板压在右外板的外表面,在左压板和右压板的板面上各有两个螺栓孔,压紧螺栓组件中的螺栓穿过五刚性板板身的长槽和夹层板上的长槽后与压紧螺栓组件中的螺母结合,将五块刚性板和四块夹层板压紧;左压板和左外板之间有限位机构,右压板和右外板之间有限位机构。
所说的五块刚性板是相互平行的平板,五块刚性板板身部分的板面形状是尺寸相同的矩形,左外板和右外板的厚度相同,左次中板、正中板和右次中板的厚度相同。
所说的四块夹层板是橡胶板在两块相互平行、尺寸相同的矩形金属板中间并与两块金属板硫化粘接成一体;四块夹层板的厚度相同。
所说的橡胶板为阻尼橡胶。
所说的金属板的厚度为1mm~3mm,其材质为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或铜合金。
所说的五块刚性板的材质为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刚性复合材料或硬质塑料。
所说的左压板和左外板之间的限位机构与右压板和右外板之间的限位机构结构相同,其结构为下述结构之一:
(1)该限位机构为限位螺钉,该限位螺钉拧进左外板或者右外板上的螺纹孔内,将左压板或者右压板固定;
(2)该限位机构为限位挡块,该限位挡块固定在左外板或者右外板的外表面,该限位挡块的限位面与左压板或者右压板边缘的限位面贴合;
(3)在左外板或者右外板的外表面上有轮廓与左压板或者右压板的轮廓相同的限位槽,左压板或者右压板嵌入上述限位槽内。
制备方法是,(一)制备板式阻尼器夹层板
(1)将两块金属板作喷砂、去污除油处理,晾干后分别在金属板与橡胶粘接的表面喷涂上与阻尼橡胶相适应的胶粘剂,经自然通风干燥后待用;
(2)先将一块金属板粘接面朝上置于下模上,分别在下模上放入模芯、瓣模和套模,模芯置于下模的中间,模芯的两侧各有一个瓣模,瓣模的外侧套有套模;
(3)将足够重量的橡胶放入模具中,然后,再将另一块金属板粘接面朝下通过模芯置于模具中,盖上上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1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盖折叠式家用电器的弯曲导线疲劳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千两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