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干扰模件式准脉冲涡轮增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8492.1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0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崔毅;胡志龙;邓康耀;王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2B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干扰 模件 脉冲 涡轮 增压 系统 | ||
1.一种抗干扰模件式准脉冲涡轮增压系统,包括若干气缸和涡轮(9),所述涡轮(9)为单进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准脉冲模件(10)和若干抗干扰模件(11);所述抗干扰模件(11)包括抗干扰模件总管(12)和抗干扰模件支管(13),所述抗干扰模件总管(12)由入口至出口呈渐缩喷嘴结构,所述抗干扰模件支管(13)由入口至出口呈沿流动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增加的扩压结构,所述抗干扰模件总管(12)出口和抗干扰模件支管(13)出口的夹角为零度,所述抗干扰模件总管(12)出口处的喉口截面积和抗干扰模件支管(13)出口截面积之和等于所述抗干扰模件总管(12)的入口截面积;所述抗干扰模件(11)通过其支管(13)与在排气上游且受较大扫气干扰的气缸相连接,所述准脉冲模件(10)与其余气缸相连接,所述各模件总管之间通过连接装置依次相连接,与位于排气最下游的气缸相连的模件总管出口与所述涡轮(9)的进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模件式准脉冲涡轮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脉冲模件(10)包括准脉冲模件总管(14)和准脉冲模件支管(15),所述准脉冲模件(10)是通过其支管(15)与其余气缸相连接的;所述准脉冲模件支管(15)的出口截面积和入口截面积的比值为0.8~1,所述准脉冲模件总管(14)在与支管(15)相连处的喉口截面积与入口截面积的比值为0.9~1,所述准脉冲模件支管(15)出口与所述准脉冲模件总管(14)的轴向夹角小于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干扰模件式准脉冲涡轮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连接波纹管(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干扰模件式准脉冲涡轮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模件总管(12)出口处的喉口截面积与入口截面积的比值为0.25~0.3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干扰模件式准脉冲涡轮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模件总管(12)和抗干扰模件支管(13)之间的流道分隔采用流线型的薄壁导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干扰模件式准脉冲涡轮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为8个,分别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气缸(1、2、3、4、5、6、7、8),所述第二气缸(2)与所述抗干扰模件(11)相连接,其他各缸分别与所述准脉冲模件(10)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84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石墨导热界面层的外壁加热水箱
- 下一篇:一种高抗蚀空气能热泵热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