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柄香肠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2549.7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9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魏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17 | 分类号: | A23L1/317;A23L1/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赵绍增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肠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肠,具体是一种在香肠一端插柄,方便取食的带柄香肠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香肠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食物生产和肉食保存技术,指将动物的肉绞碎成泥状,再灌入肠衣制成的长圆柱体管状食品。中国的香肠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以前香肠是每年过年前制作的食品,而现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吃到香肠了。但是过年吃自制的香肠已经成为了南方很多地区的习俗,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香肠可开胃助食,增进食欲,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且因为其特有的腊味,深受人们喜爱。
每100克香肠营养成分:
能量508千卡,蛋白质24.1克,脂肪40.7克,碳水化合物11.2克,胆固醇82毫克,硫胺素0.48毫克,核黄素0.11毫克,烟酸4.4毫克,维生素E1.05毫克,钙14毫克,磷198毫克,钾453毫克,钠2309.2毫克,镁52毫克,铁5.8毫克,锌7.61毫克,硒8.77微克,铜0.31毫克,锰0.36毫克。
以上数据参考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著的《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由于香肠的营养价值和特有的风味,喜食者众多,因此香肠的形式也很多,有港式香肠、川式香肠、如皋香肠等等,有规格大的香肠,也有规格小的香肠,规格小的香肠有一小根的,也有肉枣形式的,还有在香肠端部插一根小竹棍,便于取食的。
对于在香肠端部插一根小竹棍的,缺点在于:1、小竹棍细长,与香肠接触面小,吃食时容易掉;2、小竹棍由于质地硬,吞食不小心就会伤到口腔;3、由于一根香肠需要一根竹棍,因此竹棍需求量大,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带柄香肠,具体是一种取食方便、营养更丰富、且能废弃禽腿骨再利用的带柄香肠及其制作工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带柄香肠,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肠衣、香肠肉糜和抓柄,所述肠衣紧裹着香肠肉糜,香肠肉糜内嵌有抓柄的一端;所述抓柄为鸡腿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柄香肠的制作工艺,主要为将香肠肉糜灌制于肠衣内,其特征在于:将香肠肉糜灌制于肠衣的步骤为:将搅拌好的肉糜倒入充填机充填至肠衣内成香肠,香肠每两根为一对剪断,将香肠尾部肠衣捻开,并在其一端居中插入一根鸡腿骨制得带柄香肠。
进一步地,所述鸡腿骨为在盛开水的夹层锅中以蒸汽压力:0.3MPa、温度:100℃、时间:1h的条件下,滗去浮沫,加水再次烧开后,煨煮约1h后至软骨可轻易剥离,出锅冷却形成的鸡腿骨;
所述鸡腿骨为去掉硬骨以外的肉质、软骨、碎屑类杂质,搓洗光洁,洗好后倒入加有3%质量份酸味料的冷却去离子水中,在预冷库中保管备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手柄与香肠肉糜连接性好,取食方便;2、本发明的手柄为鸡骨,由于鸡骨本身的营养价值在高温蒸煮或烤制就能释出,因此,能有效丰富香肠的营养。
以下是本发明对鸡骨的分析:鸡骨含有10.35%的蛋白质、13.44%的脂肪、3.95%的钙、2.04%的磷,同时,鸡骨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鸡骨内钙磷的比例适中,特别利于人体吸收,其主要营养成分为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属于一种高营养低热能食品。
鸡骨中丰富的矿物质
鸡骨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最主要的是羟磷灰石晶体[Ca10(PO4)6(OH)2]和无定型磷酸氢钙(CaHPO4)在其表面还吸附了Ca2+、Mg2+、Na+、Cl-、HCO3-、Fe3+及柠檬酸根等离子。更为重要的是:骨粉中丰富的钙和磷是人体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而且鸡骨泥中的钙磷比为2∶1,是人体吸收钙、磷的最佳比例,补钙效果比牛奶更佳。
鸡骨中优质的蛋白质
鸡骨干燥产品中含有12.0%~35.0%的蛋白质,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组成胶原纤维的胶原蛋白。对骨粉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进行分析,发现骨粉中含17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其中,含量较多的为甘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通过与其他食品中的必需氨基酸比较表明,鸡骨粉中的蛋白质属优质蛋白质。
鸡骨中合理的脂肪酸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25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饮料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肥羔羊精料补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