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香型牛蒡菜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7519.0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7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经华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型 牛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酱菜,尤其是一种酱香型牛蒡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牛蒡是一种药食两用蔬菜,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对体内各系统的平衡具有复原功能,可以帮助身体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可每日食用而无副作用,而由于牛蒡的收获、贮存等问题,无法满足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牛蒡,因而将其做成酱菜,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酱香型牛蒡菜,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牛蒡食用方法,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而且为人们的身体提供多种营养元素,可有效防止中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酱香型牛蒡菜由盐渍牛蒡、酱油和辅料组成;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盐渍牛蒡95%、酱油4%和辅料1%,其中各原料的百分含量上下浮动范围为5%,并保证原料的百分比总和为100%。
其中辅料包括盐、味精、护色剂和甜味素。
其制作工艺为:
(1)将新鲜牛蒡根进行清洗、分级、去皮;
(2)将去皮后的牛蒡装入腌制池内,一层牛蒡一层盐,牛蒡与盐的比例为4∶1,腌制25日制成咸胚;
(3)将牛蒡咸胚清洗、分拣、切菜;
(4)将切好的牛蒡放入脱盐槽内脱盐10小时后取出,再放入压榨机内脱水10小时,形成含水量低于8%,含盐量低于10%的盐渍牛蒡;
(5)取盐渍牛蒡放入酱油缸内腌渍36小时,使其入味上色,形成酱牛蒡;
(6)取出酱牛蒡用盐、味精和食品添加剂搅拌均匀进行调味;
(7)将调味好的牛蒡菜装入杀菌后的包装袋进行真空包装,形成牛蒡菜成品;
(8)将牛蒡菜成品放入85℃-88℃的杀菌池内杀菌30分钟;
(9)取出杀菌后的成品牛蒡菜冷却至22℃~26℃,20分钟后装箱、入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酱香型牛蒡菜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牛蒡食用方法,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而且为人们的身体提供多种营养元素,可有效防止中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以制成100公斤的成品牛蒡酱菜为例,主料为盐渍牛蒡95公斤、酱油4公斤、盐0.5公斤、味精0.45公斤、护色剂0.01公斤、甜味素0.04公斤。
其制作工艺为:
(1)将新鲜牛蒡根进行清洗、分级、去皮;
(2)将去皮后的牛蒡装入腌制池内,一层牛蒡一层盐,牛蒡与盐的比例为4∶1,腌制25日制成咸胚;
(3)将牛蒡咸胚清洗、分拣、切菜;
(4)将切好的牛蒡放入脱盐槽内脱盐10小时后取出,再放入压榨机内脱水10小时,形成含水量为6%,含盐量为8%的盐渍牛蒡;
(5)取盐渍牛蒡95公斤放入酱油缸内腌渍36小时,使其入味上色,形成酱牛蒡;
(6)取出酱牛蒡用盐、味精和食品添加剂搅拌均匀进行调味;
(7)将调味好的牛蒡菜装入杀菌后的包装袋进行真空包装,形成牛蒡菜成品;
(8)将牛蒡菜成品放入88℃的杀菌池内杀菌30分钟;
(9)取出杀菌后的成品牛蒡菜冷却至25℃,20分钟后装箱、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经华,未经王经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7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