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粘合膜、以及使用其的配线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5964.0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天羽悟;桑原孝介;堆信仁;阿部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5/04 | 分类号: | C08L25/04;C08L71/12;C09J7/02;C09J125/04;C09J171/12;H01B7/17;B32B27/08;B32B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树脂 组合 粘合 以及 使用 配线膜 | ||
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的(I)-(III)或者(III)-(IV)作为必要成分:
在化学结构中具有羟基且具有2,6-二甲基苯醚作为重复单元的聚苯醚系聚合物(I),
在结构中具有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II),
氢化苯乙烯系弹性体(III),
上述(I)和(II)的反应生成物(I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苯醚系聚合物为在两末端具有羟基的二醇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促进异氰酸酯基和羟基、氨基、酰胺基、羧基反应的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含有75~90重量份的所述氢化苯乙烯系弹性体、10~25重量份的所述具有2,6-二甲基苯醚作为重复单元的聚苯醚系聚合物、1~20重量份的所述在结构中具有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催化剂添加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添加量相对于树脂成分的总量100重量份为0.1~2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除了所述氢化苯乙烯系弹性体之外,还含有氢化丙烯腈丁二烯和/或无定形聚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50~99重量份的所述氢化苯乙烯系弹性体、1~5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腈丁二烯和/或无定形聚酯的总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由下述式1和/或式2表示的阻燃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的添加量相对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树脂成分的总量100重量份为100~300重量份。
10.粘合膜,其特征在于,在厚度为10~300μm的基材膜上层合有10μm至100μm厚度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合层,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以下的(I)-(III)或者(III)-(IV)作为必要成分:
在化学结构中具有羟基且具有2,6-二甲基苯醚作为重复单元的聚苯醚系聚合物(I),
在结构中具有多个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II),
氢化苯乙烯系弹性体(III),
上述(I)和(II)的反应生成物(IV)。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膜为选自聚丙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苯硫醚膜、聚酰亚胺膜、聚酰胺酰亚胺膜、聚醚醚酮膜、液晶聚合物膜以及它们的组合中的1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合膜,其特征在于,除了所述氢化苯乙烯系弹性体之外,所述树脂组合物还含有氢化丙烯腈丁二烯和/或无定形聚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与所述基材膜层合,并具有:
第一粘合层,其具有阻燃剂的含量对于每100重量份树脂总量为0至90重量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及
位于其上的第二粘合层,其中阻燃剂的含量对于每100重量份树脂总量为100重量份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粘合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多层层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膜中,在粘合层和基材膜的界面具有羟基、羧基、氨基、尿烷键、脲键以及酰胺键中的至少任一种化学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粘合层上层合具有高极性层的第三粘合层,所述高极性层含有具有羟基、羧基、腈基、酮基、酰胺基以及氨基中的任意1种以上的化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粘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层含有选自氢化丙烯腈丁二烯、氢化苯乙烯系弹性体以及无定形聚酯的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线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电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59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能扩增间充质前体细胞子代(MEMP)及其应用
- 下一篇:双耳录音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