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环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2422.3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8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英;何成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C12N15/66;A61K48/00;A61P31/20;A61P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环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基因治疗是治疗很多遗传性、获得性疾病最理想方法,目前已经有很多临床前实验成功的报道。然而,临床上成功的例子却鲜有报道。基因治疗的核心是将治疗载体送入靶细胞,但载体的构建和投送方面,还有若干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基因治疗载体可分为两类,即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病毒载体感染细胞的效率很高,但由于其免疫原性和插入性突变,容易引起严重的反应,包括致癌、致命,因而难以被临床接受;此外,制造成本高也是其应用的一大障碍。非病毒载体较安全、经济、转基因的大小无限制,相对于病毒载体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还缺乏送入体内细胞的有效手段。
全球有超过全世界三亿五千万人,中国有超过一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HBV可诱发肝衰竭、肝硬化及肝癌,导致感染者过早死亡。现有的治疗药物,包括核苷酸类药物、干扰素等,疗效不能持久,需经常或每天给药,价格昂贵且副作用大,应用范围有很大限制。疫苗注射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扩散产生新带毒者,但对己有带毒者无效。此外,疫苗注射覆盖不全,且有部份受注者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故每年仍有大量新病例产生。市场需要一种高效、安全、价廉、方便的新治疗技术与产品。
下面通过基因载体表达干扰RNA(interference RNA,RNAi),治疗HBV感染的研究现状,来说明基因治疗的巨大潜力和现有问题。
RNAi是最近发现的、生物细胞内的一种保守的分子机制,可将含有特定结构的双链RNA(dsRNA),包括小发夹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加工成20~30碱基的RNA,形成RNA诱导的静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通过与靶mRNA淬火链合(annealing),将其裂解或抑制其翻译,达到阻止蛋白质合成的目的。这是生物调节细胞反应过程、抵抗入侵病毒的普遍机制。科学家们正在做出巨大的努力,试图把这个机制转变成治疗技术,治疗各种疾病。已有很多成功的临床前实验的报道,包括抗癌、抗病毒感染等。目前已经有采用RNAi的方式,在体内、体外抑制HBV病毒复制,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的报道(McCaffrey,2003)。但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因而难以应用于临床,主要包括:合成的siRNA在肝细胞内的存留时间短,需反复给药,成本高;用质粒表达RNAi,在体外短期效果很好,但体内投递,效率不高,仅能到达少部分肝细胞,而HBV可存在于几乎所有的肝细胞,因而疗效不彰;标准质粒(plasmid)的骨架DNA成份(DNA复制起源,包括抗菌素抵抗基因等),可抑制转基因表达,使质粒很快失去表达功能;病毒载体如AAV,肝细胞感染率很高,对HBV的抑制很完全(Li,2009),但AAV载体可被宿主体内抗体中和失效,或诱发可致命的宿主免疫反应,同时病毒基因组插入性突变,潜藏着致癌的危险。因此,发展安全、高效的载体技术,是实现用RNAi治疗HBV感染的关键。
除了RNAi,反义RNA(antisense RNA)、诱饵RNA(decoy RNA)和核酶(ribozyme)也有强效的抗HBV复制的效果。但它们与RNAi一样面临着载体的构筑和有效投送到靶细胞等问题。
Chen等发明的微环DNA(MC)技术(Chen,Z.Y.,et al.,Minicircle DNA vectors devoid of bacteial DNA result in persistent and high level transgene expression in vivo.Mol.Ther.,2003.),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MC是一个环状表达盒子,不含标准质粒中能关闭转基因表达的骨架DNA,可在体内长期表达高水平的转基因产物。在肝细胞内,HBV病毒基因组也能形成环状的DNA结构,称为共价键密闭环状DNA(cccDNA)。导致HBV感染治疗困难的关键,是cccDNA可在肝内存在多年,且对几乎所有药物不敏感。MC在结构、转基因表达的持久性、细胞内的稳定性上,与HBV cccDNA相同,使MC成为安全、高效的理想载体。
然而,MC也存在着投递到体内靶细胞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高效投递到靶细胞内的微环基因载体。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微环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2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