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来自松花粉与姜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78200.2 | 申请日: | 201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8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河;刘珂;石丽花;刘军锋;王桐;范华英;尹利端;魏星;邵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23L1/29;A61P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卢新;李云鹏 |
| 地址: | 26400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来自 松花粉 姜黄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治疗 炎症 性肠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来自植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是指一种来自松花粉与姜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该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来国内外IB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IB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这被认为是由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IBD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给临床根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克罗恩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等。炎症性肠病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溃疡性结肠炎在欧洲和美国的发病率为10/10万~20/10万,克罗恩病的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炎症性肠病在中国近年报道的病例也明显增多,综合多家医院病例的统计推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率为11.6/10万,克罗恩病的患病率为1.4/10万,实际病例可能更多。炎症性肠病已成为中国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且患者多为青壮年,因此日益受到重视。目前用于治疗IBD的药物有传统的水杨酸类制剂、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新兴的生物制剂,因长期服用的不良反应和价格因素,寻找IBD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热点。
松花粉是松科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或同属树种植物的干燥花粉,又名松黄,我国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松黄”的记载,其功用为:“松黄,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将其列为上品【王敏.松花粉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8,12(4):357-358.】。松花粉药食兼用的历史已逾数千年,我国利用松花粉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2400年前。现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而有关研究表明,松花粉除可以抗疲劳、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还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罗砚曦,蔡华芳,钟玉森.破壁松花粉的药用功效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9,20(12):957-958.】。破壁松花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其丰富的膳食纤维特别是木质素含量很高,在治疗便秘,增进食欲,预防十二指肠溃疡、痔疮、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松花粉只有破壁后才能有利于人体吸收其有效成分,而松花粉破壁后极易氧化和染菌,姜黄具有抗氧化、抗菌的作用,两者联合用药,相辅相成。
姜黄(Rhizoma Curcumae Longae)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收载于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其来源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L.)的干燥根茎。姜黄素是中药材姜黄(Rhizoma Curcumae Longae)的有效成分之一,姜黄素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能,传统中医用于胸胁刺痛,闭经,风湿肩臂疼痛,跌打肿痛,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而且毒性很低【张洪英.中药姜黄的研究进展中药姜黄的研究进展[J].菏泽医专学报2001,13(4):84-87.】,越来越多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从中药材姜黄(Rhizoma Curcumae Longae)中提取分离得到以姜黄素为主的分子结构略有差异的三种酚性单体,即姜黄素(I,curcumin)、脱甲氧基姜黄素(II,Demethoxycurcumin)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III,Bisdemethoxycurcumin),分子式分别为C21H20O6、C20H18O5和C19H16O4,化学结构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8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