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海产鱼酶解液腥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1718.2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鑫;刘国艳;何佳易;李久;蔡丽丽;魏晓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27 | 分类号: | A23L1/327;A23L1/015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海产 鱼酶解液 腥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海产鱼酶解液腥味的脱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产鱼酶解液特有的不悦腥味限制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脱腥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法。现有脱腥方法有吸附、包埋、掩盖、发酵等,其中发酵技术比其他方法能更彻底的脱出腥味,并且对酶解液的营养不具破坏作用,避免营养价值降低,加工特性劣变。发酵脱腥方法中常用酵母菌和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种。然而,酵母菌在取得较好脱腥效果时,易产生发酵气味;乳酸菌接种前通常需酶解液灭菌和菌种驯化处理,而且在取得理想脱腥效果时,酶解液易出现白色絮凝,且酸味很重。综合来看,乳酸菌脱腥效果最好,但繁琐的工序降低了工业化生产效率,溶液状态以及口味的变化也限制了酶解液更广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简易脱腥的方法,省去酶解液灭菌和菌种驯化处理,在完成酶解液脱腥的过程中可保证产品的澄清度和适口性。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以无菌脱脂乳为培养基,分别于42±2℃温度环境下预活化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至少24h;
2)将蔗糖加入海产鱼酶解液中,形成含蔗糖质量浓度为2~5%的含糖酶解液;
3)将预活化后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以1︰1的比例接种至含糖的酶解液中,于40~45℃温度环境下培养2~5h,取得酶解液;
4)将酶解液于温度为100~121℃、压力为0.08~0.1MPa的灭菌锅内处理15~20min。
本发明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形成的复合乳酸菌为脱腥剂;根据嗜热链球菌代谢蔗糖的产酸能力及复合菌的共生关系,添加蔗糖以保证菌的生长繁殖能力与脱腥后酶解液的口味;脱腥效果以感官评定方法中的腥味值表示。本发明简化了脱腥工艺,腥味值仅为0.04±0.03,溶液澄清,无白色絮凝物,口味柔和。
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能相互促进生长,保加利亚乳杆菌进入生长对数期较早,分泌的生长因子能促进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嗜热链球菌能利用蔗糖代谢产酸,通常在5~6h以后酸度明显增加,而保加利亚乳杆菌不具备代谢蔗糖的能力。据此,控制适宜的发酵时间和温度,提高乳酸菌的整体代谢速率;添加合适的蔗糖量促进嗜热链球菌的生长,且以甜味平衡酸味,达到柔和的口感;通过乳酸菌的广谱抑菌作用,在短时间内尽可能抑制杂菌的生长,避免酶解液的营养损失。
本发明在所述步骤3)中,在每100ml含糖的酶解液中接种所述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总菌数为108×2~1012×2个。
具体实施方式
1、以无菌脱脂乳为培养基,于42℃温度环境下分别预活化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24h以上。
2、将蔗糖加入海产鱼酶解液,形成含蔗糖质量浓度为3%的含糖的酶解液。
3、取预活化后的相同菌数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接种至100ml酶解液中,此处,嗜热链球菌的细菌个数为108~1012,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细菌个数也为108~1012,然后于40~45℃温度环境下培养2~5h,取得酶解液。
4、将酶解液于温度为100~121℃、压力为0.08~0.1MPa的灭菌锅内处理15~20min后,取得脱腥的海产鱼酶解液。
5、感官评价:
选用6个标准样品,海产鱼酶解液的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标准分值依次为0、1、2、3、4、5,选取10名有经验的评价员(5男、5女),结合先闻后尝的方式,测得腥味值,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1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造水果清洗复合辊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皮蛋夹心绿豆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