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淀粉溶液加热反应搅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0053.1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9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周小斐;徐迎利;王健;王宾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东亚淀粉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18;C08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淀粉 溶液 加热 反应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反应搅拌装置,具体是一种制作变性淀粉时的加热反应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颗粒性质,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如:糊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等),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这种经过二次加工,改变性质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而这种变性淀粉是许多工业部门的新型原材料。例如纺织行业,用变性淀粉取代乙烯类浆料形成一种新的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的浆料。在如造纸及纸制品行业,用变性淀粉作为各种助剂、施胶剂、粘接剂可以提高纸张内在和表面质量、改变印刷性能等,因此目前已成为造纸行业的第三大原料。
目前,普通变性淀粉的生产工艺不合理,其搅拌过程大多都是人工操作,加热也不充分,因此导致产量低,而且生产出的变性淀粉质量不高,纯度不高,阻碍了变性淀粉附加值的提高,限制了变性淀粉的用途。
而国内目前已有变性淀粉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可何况变性淀粉的使用前景非常广阔,一旦其应用获得更广泛、深入的开发,变性淀粉的生产将会有很好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制备变性淀粉中对淀粉溶液加热反应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淀粉溶液加热反应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由搅拌用容器和搅拌器构成,在所述搅拌用容器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的加热管道,所述搅拌器的中间部分为一轴体,在所述轴体伸入搅拌用容器内的部分设置有两层搅拌片,轴体伸出搅拌用容器外的部分上直接和发动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动电机由支架支撑。
所述螺旋状的加热管道在端部穿过所述搅拌用容器的容器壁和热源相连通,通过加热管道对搅拌用容器内的淀粉溶液在搅拌时同时进行加热。
所述两层搅拌片和轴体连成一体,设置在搅拌用容器的内部,两层搅拌片呈十字交叉状的排列,便于充分搅拌。
所述搅拌用容器为上端开口的金属容器,所述支架横向的设置在搅拌用容器的上端开口上,用于支撑发动电机。
所述发动电机竖向设置,动力输出端向下,正好和轴体连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搅拌装置结构简单,两层的搅拌片可以更加充分的搅拌,并在搅拌的同时通过加热管道加热,将发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直接和轴体连接,省去了其它的传动装置,操作起来也是十分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变性淀粉加水均匀搅拌装置由搅拌用容器1和搅拌器2构成,搅拌用容器1为上端开口的金属容器,搅拌器2的中间部分为一轴体21,在轴体21伸入搅拌用容器1内的部分安装两层搅拌片22,两层搅拌片22和轴体21连成一体,在搅拌用容器1的内部,两层搅拌片22呈十字交叉状的排列,便于充分搅拌,同时在搅拌用容器1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的加热管道3,螺旋状的加热管道3在端部穿过搅拌用容器1的容器壁和热源相连通,通过加热管道3对搅拌用容器1内的淀粉溶液在搅拌时同时进行加热。
轴体21伸出搅拌用容器1外的部分上直接和发动电机2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同时上端开口的搅拌用容器1上横向放置支架4,发动电机23竖向放置,正好通过支架4支撑,使得发动电机23的动力输出端和轴体21连成一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东亚淀粉出品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东亚淀粉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0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