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电子设备用的多芯片封装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020263074.1 | 申请日: | 201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3/34;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电子 备用 芯片 封装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电子设备用的多芯片封装模块(Multi-Chip Module--MCM)。
【背景技术】
由于当前的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存储器(FLASH、SRAM、DRAM)、专用集成电路(ASIC)、逻辑电路等元器件均已经向小型化趋势发展,因此其散热由于空间狭小变得更加困难,若将市售常规的CPU、DSP、存储器、ASIC、逻辑电路等元器件直接使用在煤矿井下电子设备中,由于其在工作时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散热性能不好将无法满足《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GB 3836-2000)》工作环境温度范围的规定。虽然目前定制的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技术可以满足《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GB3836-2000)》工作环境温度范围的规定,但是存在成本高、制作周期长、制作工艺复杂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直接将市售普通的电子元器件,直接安装在煤矿井下电子设备中,可以保证其散热性能好,且能够满足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标准的多芯片封装模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煤矿井下电子设备用的多芯片封装模块,包括一块电路板、若干元器件和金属壳体,所述若干元器件分别焊接装配在电路板上,整个电路板装入金属壳体,所述的多芯片封装模块还包括若干导热块,所述导热块安装在各元器件和金属壳体之间,并分别与各元器件和金属壳体紧密接触,整个电路板包括装配在电路板上的所有元器件以及导热块均用树脂封装在金属壳体内,电路板的引脚伸出金属壳体之外。
所述电路板为单层或多层的阻燃型环氧玻纤布覆铜板。
所述树脂封装是采用树脂灌封、AB胶灌封、电子灌封胶灌封,或者是集成电路专用封装树脂热压成型。
所述引脚采用电路板连接器,或者是集成电路专用引脚。
所述金属壳体是采用不锈钢、碳钢或者轻金属制成。
所述树脂其极限耐热值至少为-40℃~80℃。
所述金属壳体使用轻金属时,按外壳质量百分比,铝、钛、镁的总含量不大于15%,并且钛、镁的总含量不大于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封装后,由于经过导热块、树脂以及金属外壳体的整体散热方式,可以将各发热元器件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壳体表面,其散热性能可以符合《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GB 3836-2000)》工作环境温度范围的规定;并且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选择不同规格型号的常用市售元器件,使设计更具灵活性,可满足不同性能的设计要求,具有成本低的特点;而且由于可以采用常用市售元器件,其制作工艺均可以采用常规电子制作工艺,不需要委托专业测封厂家,具有制作方便、设计周期短和节省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芯片封装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芯片封装模块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芯片封装模块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煤矿井下电子设备用的多芯片封装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剖面图和外观图,包括电路板1、中央处理器(CPU)2、数字信号处理器(DSP)3、存储器(FLASH、SRAM、DRAM)4、电源管理芯片(LDO、DC-DC)5、专用集成电路(ASIC)6、逻辑电路7、电容8、电感9、电阻10、引脚11等,上述各元器件分别焊接装配在电路板1上,整个电路板1装入金属壳体12,各元器件和金属壳体12之间安装导热块14,并与各元器件和金属壳体12紧密接触,整个电路板1包括装配在电路板1上的所有元器件以及导热块14均用树脂13封装在金属壳体12内,电路板1的引脚11伸出金属壳体12之外。由于导热块14置于发热器件(如CPU)与金属壳体12之间,两面分别并紧贴在CPU和金属壳体12上,起到导热的作用,其优点在于当内置的发热器件(如CPU)产生的热量,可以顺利通过树脂和导热块传导到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可以达到三维向空气散热的效果,可以达到《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GB3836-2000)》工作环境温度范围的安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华虹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华虹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30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盘式制动器
- 下一篇:LED无线单灯控制调光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