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冷柴油机汽缸头气门布置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9344.2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5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景华阳;刘荣利;洪方平;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鑫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F02F1/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柴油机 汽缸 气门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风冷柴油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柴油机汽缸头气门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小型风冷柴油机中汽缸头的进气门与排气门的布置,是沿一条平行于曲轴轴线的直线,进气门、排气门的中心连线与曲轴轴线平行,且两条线的投影重叠,设置的冷却风道于进气门处经过。这种结构使进气门与排气门之间是汽缸头实体部分,冷却风从冷却风道至进气门处形成对进气门处的实体进行风冷降温,但是,由于排气门与进气门在一条直线上,排气门位于进气门的后面,冷却风对进气门处进行冷却后,绕过排气门流出,由于排气门在进气门的后面,排气门附近区域几乎成为冷却死角,无法得到有效的冷却降温,汽缸头的整体冷却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由此造成现有的风冷柴油机的进、排气门的冷却降温不均衡,气门运动的差异增大,柴油机的性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柴油机汽缸头气门布置结构,它通过改变进、排气门在汽缸头上的布置,使进、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连线与曲轴的轴向斜向交错形成夹角,让冷却风道能够从进、排气门之间和两侧穿过,使进、排气门处周围都能够得到有效冷却,既能保证进、排气门的运动均衡,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又能提高汽缸头的整体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柴油机汽缸头上的进气道和排气道分别位于汽缸头相对的两侧,柴油机的曲轴轴向与进排气方向同向,设于进气道的进气门和设于排气道的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连线与曲轴的轴向斜向交错形成夹角,汽缸头设有多个沿进排气方向贯穿汽缸头实体部分的冷却风道,其中左冷却风道贯穿排气门左侧实体,右冷却风道贯穿进气门右侧实体,中冷却风道于排气门和进气门之间贯穿实体,冷却风道的进风端对应柴油机上设置的导风罩。
进气门和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连线与曲轴的轴向斜向交错形成的夹角为10°~80°。
所述左冷却风道和中冷却风道的进风端为共同的一个进风口,出风端分别为各自的出风口。
所述中冷却风道于排气门处转弯后穿出。
所述右冷却风道位于进气门与汽缸头的挺杆室之间。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于进气道的进气门和设于排气道的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连线与曲轴的轴向斜向交错形成夹角,这样进气门在设置上偏离出曲轴轴线上方的投影线,使进气门和排气门之间具有了可以设置沿曲轴轴向延伸的中冷却风道的位置,而且让进气门和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连线与曲轴轴向斜向交错,有利于汽缸头上沿曲轴轴向延伸的冷却风道的铸造成型或钻孔加工,使风道的成型或加工更加容易实现。汽缸头设有多个沿进排气方向贯穿汽缸头实体部分的冷却风道,其中左冷却风道贯穿排气门左侧实体,右冷却风道贯穿进气门右侧实体,中冷却风道于排气门和进气门之间贯穿实体。由此能够使冷却风从三个冷却风道穿过汽缸头,对进、排气门之间及两侧进行冷却,让进气门、排气门周围都能得到有效冷却,消除了原有风冷柴油机排气门周围得不到冷却的风冷降温盲点,极大地提高了汽缸头的整体冷却效果。
尤其是左冷却风道和中冷却风道的进风端为共同的一个进风口,出风端分别为各自的出风口,能增大左冷却风道和中冷却风道的进风量;而中冷却风道于排气门处转弯后穿出,使中冷却风道的冷却风能够直接抵达排气门处,使排气门处的降温得到保证,由此能保证进、排气门的运动均衡,提高柴油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缸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曲轴,2为汽缸头,3为消声器,4为启动器,5为空滤器,6为油箱,7为导风罩,8为中冷却风道,9a为左冷却风道,9b为右冷却风道,10为进气道,11为排气道,12为导流罩,13为连接螺栓,14为排气门,15为进气门,16为挺杆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鑫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隆鑫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9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燃油泵
- 下一篇:双媒体混合动力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