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慧型排气流量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2590.2 | 申请日: | 201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0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良飞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04 | 分类号: | F02D9/04;F02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慧型 排气 流量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引擎排气流量控制装置,此尤指一种可依需求选择排气路径,以防止车速过慢阻塞交通,以及可依路段的不同,对应调整其排气流量者。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的顺畅与否,攸关引擎运转的效率,而一般柴油车最怕发生触媒转化器积炭阻塞导致排气困难,而造成引擎效率变差,使得车速减慢,如在市区将会造成严重塞车问题;此外,对于汽车行驶中所产生的噪音、废气污染与车速的限制,在都市与郊区均有不同的限制条件,此外,驾驶人对于行驶间马力与快感的不同需求等问题,均是与排气管的排气量有关,例如在郊区或爬坡时,讲求的是加速与马力的提升,必须具有更大的排气量,才能符合实际的需求。然而一般市区行驶要求的是低噪音、低污染,使得排气量的排放受到相当的限制,而一般排气管的排气量大多为固定量的排放,并无法机动性适用于各路段的行驶需求;虽然业者早已推出可调式排气管,但此型排气管最大缺点乃在于驾驶人必须下车借助工具来调整排气管的排气量,因此十分的不方便;为解决此问题,本案申请人曾提出US6,598,390专利案(下称前案)解决前述缺失,其利用一控制器控制阀门的开闭作动,确实带来很大的方便性,但所述的前案只能仰赖手动方式,仍无法作全方位的自动操控,是其美中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案设计人不断研究改良,终于完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慧型排气流量控制装置,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依需求选择排气路径的排气流量控制装置,以防止车速过慢阻塞交通,以及可依路段的不同,对应调整其排气流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慧型排气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控制单元、一电磁阀、一真空辅助储存桶、一阀门、一感测组以及一操作界面,其中:
所述的控制单元,其接受所述的感测组的侦测值以及所述的操作界面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的电磁阀作动;
所述的电磁阀,接受所述的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变换其开启或关闭的阀位;
所述的真空辅助储存桶,是一密闭桶体,其内呈一负压状态,其接设有一第一接管与一第二接管,所述的第二接管另一端与一汽车的引擎真空管连接,所述的第一接管上接设有所述的电磁阀,所述的第一接管另一端则与所述的阀门连接。
所述的阀门,其设在一排气管组的辅助排气管的管路上,其由一阀门座连结一转接盒以及一真空阀所组成,凭借所述的阀门座的一挡板在一挡板风管内的作动,以控制排气通过的路径;
所述的感测组,由一个以上的感测器所组成;
所述的操作界面,用来输入控制信号给所述的控制单元,驱动所述的电磁阀作阀位变换,以控制所述的阀门的开关作动。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界面,其设在车体上(如方向盘、汽车仪表板),所述的操作界面至少包括有一手动控制键以及一自动控制键。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界面,其是一遥控器,其至少包括有一手动控制键以及一自动控制键。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其是根据至少一感测组的侦测值,以作为自动控制的根据,其中所述的感测组中有一第一感测器是用来侦测汽车引擎其凸轮轴的每分钟转速。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其是根据一感测组的侦测值,以作为自动控制的根据,其中所述的感测组中有一第二感测器是用来侦测排气管组所排出气体的流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的操作界面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的阀门的开闭,使排气可依需求选择其排气路径,以防止车速过慢阻塞交通,以及可依路段的不同,对应调整其排气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方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关闭辅助排气管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开启辅助排气管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阀门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关闭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关闭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开启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开启示意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作动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作动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其操作界面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良飞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良飞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2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品提取液生产设备
- 下一篇:点胶机卡料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