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丸子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622747.2 申请日: 2010-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2106565A 公开(公告)日: 2011-06-29
发明(设计)人: 苏洋 申请(专利权)人: 苏洋
主分类号: A23L1/325 分类号: A23L1/325;A23L1/01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70 北京市丰***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丸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丸子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鲟鱼软骨丸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鲟鱼全身是宝,是药物和营养品的重要原料。鲟鱼体硕多脂,其肉、卵含脂肪和蛋白质均很高。蛋白质分解后的氨基酸中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在中药学上鲟鱼被列为高级滋补品。经专家品尝,人工养殖的活体鲟鱼,肉质优于鳗鱼,在河豚鱼之上。其生鱼片口感嫩、滑、爽,优于龙虾。鲟鱼通体为软骨,其中含有硫酸软骨素,硫酸软骨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在软骨中含量达到30%,且色泽洁白,纯度高。经现代医学证明,它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衰老、耐疲劳等功能。最近,科学家发现,软骨中含有“防止肿瘤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具有抗癌和防癌作用。此外,软骨及其制品还广泛应用于各种保健品、美容化妆品、食品添加剂、饮料领域。

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经意识到了鲟鱼软骨的利用价值,但是在利用程度上是大大不够的。例如当鲟鱼被用作食物食用时,鲟鱼软骨往往被当作垃圾废弃;而在化妆品、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中,往往只是利用了其中的硫酸软骨素,而由于硫酸软骨素含量以及现有提取手段的限制,提取率往往不高,因此仍然会导致大量鲟鱼软骨的废弃,利用率始终低下。

此外,在鲟鱼及其软骨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遇到以下问题:

1、剖杀鲟鱼将其骨肉分离时往往不能将粘连在软骨上的肉剔除干净,同时软骨中的血污也不能很好的渗出,导致后期加工中出现异味。现有技术中有利用热水进行处理来使粘连的肉分离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骨肉分离效果一般,仍需要后期的手工操作,并不能很好的排出骨内血污。此外,现有技术中还有理由长时间的浸泡,例如2-3天,来浸出骨内血污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操作周期过程,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长时间鱼骨的浸泡容易导致浸泡物发臭变质,极易影响后期产品品质。

2、鲟鱼相比一些常见鱼种腥味更重,不利于除腥。现有技术中有例如利用HCl等物质,利用葱姜蒜等物质浸泡等的方法来脱除腥味的方法,但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经发明人实践,脱腥效果不明显,并且可能留下异味。

丸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丸子按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猪肉丸、牛肉丸、鱼肉丸、虾肉丸、蔬菜丸等等,每一个品种根据所添加的辅料不同和油炸与否,又分化出很多品种。我国幅员辽阔,饮食习惯、口味要求的差异大,所以丸子的品种呈现多样化。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丸子一般在食用时均未固态,导致食用时口感层次单一,并且现有技术中也没有关于使用鲟鱼软骨来制备丸子的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鲟鱼软骨丸子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鲟鱼丸子具有在食用时显现出外部为固态,内部为流动态的特点,给人以更多的味觉层次感和食用乐趣。并且在该方法很好的解决了鲟鱼骨不易处理和脱腥等问题。

本发明所述鲟鱼软骨丸子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一、芯料的制备

1、取新鲜的鲟鱼,背开剖杀,取粘连有无法去处的肉的脊椎骨和头骨,在121-125℃,0.3-0.45MPa的高温高压蒸汽下处理脊椎骨和头骨,处理时间为10-15分钟,然后用水冲洗脊椎骨和头骨,从而去除附着的残肉;

2、以每1L水中放入15-20g桔子皮的比例配制除腥液,其中桔子皮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水中,将水温加热到75-80℃,然后放入步骤1获得的脊椎骨和头骨,液体量为浸没鱼骨即可,在上述温度下恒温处理20-25分钟后捞出滤水;

3、将上述所得鱼骨在125-130℃,0.3-0.5Mpa的高温高压蒸汽下处理30-40分钟将其软化;

4、将所得的鱼骨放入打浆机中打成骨浆;

5、取一定量的水烧开,加入0.5-0.8%的琼脂使其溶化,然后以1-2∶1(v/v)的量加入骨浆,搅拌均匀,之后再以骨浆和水的重量计加入0.2-0.3%的五香粉,0.3-0.5%的香油,0.1-0.2%的味精,0.5-0.8%的盐,0.2-0.3%的陈皮粉,混合均匀,然后冷却至室温形成凝胶,即获得芯料;

二、包料的制备

1、按以下所述配置原料,均按重量份记:

瘦肉100-120,虾仁20-40,鸡蛋清6-10,葱2-3,盐0.8-1.2,香油1-1.5,香菇10-15,陈皮粉0.05-0.08,五香粉0.05-0.08,

2、将原料中的瘦肉、虾仁、葱、香菇剁碎,然后和其他原料混合均匀,获得包料;

三、丸子的制备

将包料包裹于固体芯料外形成丸子,包料和芯料的使用比为4-2∶1(v/v)。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洋,未经苏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2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