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前围板的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4534.1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山内一树;桥本贵则;宫本吉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张惠萍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前围板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前围板的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车用前围板,例如有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20231号所示的车用前围板,该车用前围板具备沿一方向延伸的轻合金制的前围板主体部以及分别设于该前围板主体部的长度方向(车宽方向)两侧以形成轮室罩后部的钢制的室罩弯曲部。该前围板中,由于前围板主体部为轻合金制,因此能够实现车身的轻型化。
在制造前围板时,有时会通过对一块板材料进行拉深成形来一体地成形前围板主体部和在该前围板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形成轮室罩后部的室罩弯曲部。
当像上述那样由板材料一体地拉深成形前围板时,需要进行伴随材料流动的深拉深成形,此时,板材料的大小(面积)必须将因该深拉深成形引起的材料流动的因素考虑在内。因此,作为用于成形前围板的板材料,必须准备远大于前围板的大小(面积)的材料,故从板材料(材料)的使用量的观点考虑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成形前围板所需板材料的大小的车用前围板的成形方法。
本发明的车用前围板的成形方法是对板材料实施拉深成形以形成前围板的方法,该前围板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板主体部以及分别设于该前围板主体部的左右两侧以形成轮室罩的后部的室罩弯曲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板材料实施所述拉深成形,在所述前围板主体部的左右两侧形成与所述室罩弯曲部对应的隆起形状部分的步骤;在所述步骤后,对所述隆起形状部分实施相对于所述前围板主体部弯折的弯折成形,由该弯折成形后的隆起形状部分形成所述室罩弯曲部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形成室罩弯曲部时,除了进行拉深成形以外,还进行弯折隆起形状部分的弯折成形,因此作为拉深成形,可以采用浅拉深成形而非深拉深成形。采用浅拉深成形时,与采用深拉深成形时相比能够抑制板材料的流动,因此能够减小成形前围板所需的板材料的大小(面积)。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通过所述拉深成形,在所述前围板主体部的左右两侧形成呈越靠近车宽方向外侧越向下方突出的形状的所述隆起形状部分,当实施所述弯折成形时,将所述隆起形状部分与所述前围板主体部之间的弯折线设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且朝向下方倾斜,沿所述弯折线实施所述弯折成形,由该弯折成形后的隆起形状部分形成所述室罩弯曲部。
由此,能够容易且恰当地形成室罩弯曲部。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实施所述弯折成形时,还对所述前围板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实施翻边成形以形成凸缘。
由此,能够抑制工序数的增加。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实施所述弯折成形后,在所述室罩弯曲部的边缘部实施翻边成形以形成凸缘,并且对所述前围板主体部实施弯折方向与所述室罩弯曲部的所述凸缘相同的翻边成形以形成凸缘。
由此,不仅能够在弯折成形之后恰当地成形无法与隆起形状部分的弯折成形(室罩弯曲部的成形)同时地成形的室罩弯曲部的边缘部的凸缘,而且还能够通过同时地进行弯折方向与该凸缘相同的凸缘的成形来抑制工序数的增加,并且能够易于成形凸缘。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形成前的所述板材料包括:用以形成所述前围板主体部的中央部分;位于所述中央部分的左右两侧,包含相对于该中央部分向上下方向一侧突出的突出部的一对侧方部分;形成于一对所述突出部之间的凹部,该车用前围板的成形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带状原材料,该原材料包含两列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的所述板材料的列,从该原材料中以各所述列中的相邻的所述板材料的所述突出部进入对方列中的所述板材料的所述凹部内的位置关系来裁取所述板材料。
由此,与例如从原材料裁取不具有凹部的板材料(长方形状的板材料)来作为板材料的情形相比,能够缩短原材料的短边方向的宽度从而减少其使用量。因此,能够提高板材料相对于原材料的产成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组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围板的车身构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围板的立体图。
图3是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围板的从前侧观察时的图。
图4是图3的前围板的右侧面图。
图5是表示前围板的成形工序的工序图。
图6是说明材料裁取工序的说明图。
图7是说明以往的材料裁取工序的说明图。
图8是说明浅拉深成形工序的说明图。
图9是说明切边冲孔工序的说明图。
图10是说明隆起形状部分的浅拉深成形及弯折成形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弯折成形工序及第1凸缘成形工序中的成形区域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4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体龙骨与墙立柱连接机构
- 下一篇:旋转打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