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罩前部空腔加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4858.1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2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叶新宇;高冬仙;李国林;李宏华;吴成明;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前部 空腔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罩前部空腔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罩由于发动机罩整体外形尺寸大,发动机罩前部形成一个很大的空腔,如图2所示,空腔由发动机罩外板4和发动机罩内板5内的加强板2和固定板3围成,虽然采用了加强结构,但加强板自身也比较大,加强板与固定板之间同样有一个很大的空腔,自身强度低。这种结构,一是容易产生振动噪音,二是受冲击时极易产生变形,不能很好的吸能,影响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发动机罩易产生振动噪音、易产生变形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前部空腔加强结构,使得发动机罩整体强度增加,不易产生振动噪音、不易产生变形,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由金属板材弯曲成的封闭体结构,所述封闭体结构上部有一内凹的斜坡结构,使得斜坡结构与发动机罩加强板对应部分形成了一腔体。在发动机罩加强板与固定板之间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连接加强板与固定板,提高了加强板的强度,降低了加强板的自身振动,同时将原发动机罩空腔分隔成两个小空腔,提高了吸能性能,斜坡结构使得加强结构本身的强度增加,本实用新型使得发动机罩整体强度增加,不易产生振动噪音、不易产生变形,提高了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板材为等厚或/和等宽的。
作为优选,所述封闭体结构的两条竖直边分别与其底边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封闭体结构的翻边上设有若干螺钉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封闭体结构首尾部相搭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封闭体结构正面和背面的边缘至少有一圈翻边。当封闭体首尾相接时,翻边有利于加强固定封闭结构的首尾部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封闭体结构的上部焊接在发动机罩的加强板上,封闭体结构的底边焊接在发动机罩的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实用新型使加强板强度得以增加,当发动机罩前部受冲击时,能够将加强板所受的力传递到内板上,减缓了溃缩变形速度,使得发动机罩整体强度增加,降低了振动噪音、减小了变形,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到发动机罩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是封闭体结构;2是加强板;3是固定板;4是发动机罩外板;5是发动机罩内板;6是斜坡结构;7是腔体;8是竖直边;9是底边;10是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罩前部空腔加强结构由图1、2所示,它由一块等宽等厚的金属板材弯曲成一四方的封闭体结构1,封闭体结构1首尾部相搭接,封闭体结构1上部有一内凹的斜坡结构6,使得斜坡结构6与发动机罩加强板2对应部分形成了一腔体7,斜坡结构6有一长边和一短边,封闭体结构1背面的边缘有一圈翻边10,封闭体结构1的两条竖直边8分别与其底边9垂直,封闭体结构1上底边9上有一圆形螺钉孔。
发动机罩前部空腔加强结构的上部焊接在发动机罩的加强板2上,将发动机罩前部空腔加强结构的底边9焊接在发动机罩的固定板3上,为保证稳固,用螺栓将底边9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4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