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共汽车车窗逃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2690.0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1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勇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汽车 车窗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公共汽车封闭箱体中便于从车窗处逃生的工具。
背景技术
现代公共汽车容量大、密封好和乘坐舒适,受到人们或政府的青睐。特别是盛夏或北国的严冬,很多公交汽车的车窗是密封固定,不能推开。这种设置密封性很好,可以节省能源,提高乘坐的舒适性。但是,一旦汽车出现重大灾害,如,汽车发生火灾时,大量的乘客都想从车门逃生是很困难的,最方便的是打碎车窗逃生。为此很多车窗边设有供特殊情况击碎车窗玻璃的小锤,以防万一。然而,在实际灾难发生时,由于各种原因,小锤找不见,而无法及时击碎车窗,延误逃生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公交汽车车窗逃生不可靠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方便、可靠保险的公共汽车车窗逃生器。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共汽车车窗逃生器,其包括与汽车车窗固定连接的两块分开一定距离设置的固定板,一锤体通过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两固定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锤体可以由一拉手板和设于该拉手板一侧面的一锥体所构成;该拉手板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所述的弹性件并与所述的固定板连接。
较优的,所述拉手板上与锥体相反的侧面设有一拉手。
较优的,所述的固定板由不锈钢或透明塑料制作,并通过透明胶粘帖于汽车车窗上。
较优的,所述拉手板的每侧边设有两条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两块固定板可以左右分开一定距离设置,也可以上下分开一定距离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固定板、锤体及弹性件外面还可以罩有一用脆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所述锤体部分穿出该保护罩,该保护罩的外表面设有提示语。
本实用新型将一锤体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于汽车车窗上,当突然出现重大灾害时,车窗边的乘客随手就可以将车窗上的锤体拉出一段距离再放手,那么锤体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打击车窗玻璃,而将其击碎,以便乘客逃生。由于该装置是固定于车窗上的,一般不容易遗失,不会影响使用;锤体朝向玻璃的一面是一锥体,使用时是该锥体的锥顶先击打玻璃,易将玻璃击碎;用脆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其外表面设有提示语,使用时便于拉开锤体,不使用时可以提醒乘客,遭遇紧急情况时可使用该装置击碎玻璃逃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2a、图2b、图2c分别为图1中敲击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端正面示意图,所述的公共汽车车窗逃生器,其包括与汽车车窗1固定连接的由不锈钢材料制作的两块固定板2,该固定板通过透明胶粘帖于汽车车窗上,左右分开大约20cm距离。而一由金属制作的锤体3通过弹簧4连接于两固定板2之间。参阅图2a、图2b和图2c,本实施例中,锤体4可以由一拉手板5和设于该拉手板一侧面的一锥体6所构成。锥体的锥顶朝向车窗玻璃,而拉手板上另一侧面设有一拉手7。该拉手板5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两条弹簧4与固定板2连接。根据需要两块固定板也可以上下分开一定距离设置;两块固定板2之间的距离以及材料都可选择,如选用透明塑料材料。也可以用橡皮筋替代弹簧4。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板、锤体及弹簧外面罩有一用脆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8,所述锤体3部分穿出该保护罩,该保护罩的外表面设有“逃生器”、“提拉——放手”等等提示语。
当突然出现重大灾害时,车窗边的乘客随手就可以将车窗上的锤体拉出一段距离再放手,那么锤体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打击车窗玻璃,而将其击碎,以便乘客逃生。由于该装置是固定于车窗上的,一般不容易遗失,不会影响使用;锤体朝向玻璃的一面是一锥体,使用时是该锥体的锥顶先击打玻璃,易将玻璃击碎;用脆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其外表面设有提示语,使用时便于拉开锤体,不使用时可以提醒乘客,遭遇紧急情况时可使用该装置击碎玻璃逃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
以上结合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变化,这些变更和变化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勇,未经王玉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2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