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可侧向移动保护乘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28115.3 | 申请日: | 2009-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7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程阔;万鑫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陆志强 |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可 侧向 移动 保护 乘员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保护乘员装置,尤其是一种车用可侧向移动保护乘员装置。
二、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速度由高速突然降到零,所产生的惯性,使乘员以极大的冲力向前冲去,致使头部撞击到方向盘及挡风玻璃,而形成致命伤害,为了防止此种事故的发生,目前车用常采用的乘员保护装置主要有:安全带、安全气囊、吸能转向管柱等,主要的作用是当事故发生时,通过能量吸收的方式,降低乘员的伤害,但都是从乘员的正面碰撞来考虑。在专利号97114509.1,于2002年4月10日公告,公告号为CN1082468C,公开了“一种安全带的固定装置”专利技术,就属于上述情况。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在车侧面碰撞发生时,能够使乘员提前运动,远离碰撞一侧的保护乘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包括外部垫块、呈爪形的内部支架、呈一端面呈凹圆弧形的内部垫块,其外部垫块一端面焊接有外部支架,外部支架的爪中焊接有齿条A一端,齿条B一端焊接在内部支架的爪中,内部支架与内部垫块另一端面粘接,齿条A与齿条B齿面之间装有已啮合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事先外部垫块位于车门内外板之间,材料为钢材,内部垫块位于车门内饰与乘员之间,内部垫块面向乘员的大腿根部及髋部位置。当车侧面碰撞发生时,能够使乘员提前运动,远离碰撞一侧,关键在于增加运动的提前量,降低乘员胸部损伤值。内外部垫块的材料不同,外部垫块为普通钢材,用于传递碰撞变形量,内部垫块为PP发泡,用于柔性推开乘员,防止推动过程中伤害乘员;外部垫块的结构形式不同,外部垫块形式与车门外板相同,以全面传递变形量;内部垫块呈圆弧状接触面,保证全面接触到乘员的大腿部位;两根齿条,两个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为2。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装配方便,生产成本低,可适当减小乘员伤害的风险等特点。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部垫块 2-外部支架 3-齿条A 4-主动齿轮 5-被动齿轮6-齿条B 7-内部支架 8-内部垫块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包括外部垫块1、呈爪形的内部支架7、呈一端面呈凹圆弧形的内部垫块8,其外部垫块1一端面焊接有外部支架2,外部支架2的爪中焊接有齿条A3一端,齿条B6一端焊接在内部支架7的爪中,内部支架7与内部垫块8另一端面粘接,齿条A3与齿条B6齿面之间装有已啮合的主动齿轮4和被动齿轮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粉笔套
 - 下一篇:汽车前悬稳定杆连杆支架
 





